台海一旦发生冲突,美西方几乎100%的会制裁中国大陆,而且制裁的狠劲会远远超过对俄罗斯的力度,这话听着吓人,但真要动起手来,他们自己得先掂量掂量代价。 先看看经济血脉这根最粗的绳。中国现在是128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超市里90%的节日装饰品、欧洲商场里三分之一的快时尚服饰都印着“中国制造”。 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虽然降了点,但有3500多亿美元是美国零售商的利润和普通家庭的钱包。真要是全面断供,美国通胀刚压下去的火苗能立马窜起来,拜登政府好不容易稳住的支持率得跌穿地板。 欧洲更没资格硬气。德国汽车业三分之一的营收依赖中国市场,宝马沈阳工厂的产能比慕尼黑总部还高,大众去年在中国卖了320万辆车,占全球销量近40%。 要是制裁生效,奔驰、奥迪的生产线得停一半,德国汽车工会能把柏林墙再扒出来抗议。法国空客更离不开中国,天津总装线每年交付80多架A320,占全球产量的五分之一,真丢了这个市场,波音能笑到合不拢嘴,但马克龙得天天去航空公司门口鞠躬道歉。 高科技领域更是互相绑着炸药包。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早就放话,要是全面禁止对华芯片出口,美国本土芯片企业今年就得损失1600亿美元营收,直接裁员10万人以上。 台积电虽然在亚利桑那建了厂,但最先进的3纳米产能全在台湾,真要跟大陆闹僵,全球70%的高端芯片供应得瘫痪。苹果的A系列芯片、高通的骁龙处理器都得断供,硅谷那些科技巨头的股价能在一周内蒸发掉一个特斯拉的市值。 资源和能源这块更有意思。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买家和加工国,占了90%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 美国F-35战机的发动机里,每台都得用400公斤稀土材料,要是中国掐断供应,洛克希德·马丁的生产线就得变成废铁堆。 欧洲的风电涡轮机、日本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同样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加工品,真制裁起来,他们喊了好几年的“绿色转型”得倒退十年。 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能让华尔街睡不着觉。中国持有的1.2万亿美元美债虽然在减持,但仍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 真要是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收益率得飙升,房贷利率、企业融资成本跟着暴涨,刚有点起色的美国经济能直接被拽进衰退。 欧洲央行也没好果子吃,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经升到7%,要是中国推动更多大宗商品用人民币结算,欧元的国际地位得被狠狠削一刀。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变化最直接。美国妈妈们再也买不到20美元的婴儿车,欧洲年轻人得花两倍价钱买运动鞋,日本家庭的马桶盖都得涨价。 去年美国试图对中国光伏产品加税,结果本土太阳能安装成本涨了40%,拜登政府只能偷偷豁免关税。真要是全面制裁,这些场景会蔓延到所有行业,西方民众的怨气能把政客们的选票烧得精光。 更别说全球供应链的崩塌式后果。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是三年五年能替代的,深圳的电子产业集群、长三角的汽车零部件基地,聚集了上万家配套企业,形成了“小时级”的响应能力。 美国想把产业链迁回本土,光建厂房就得花上千亿美元,工人培训、物流配套至少得十年。这期间,全球制造业得忍受成本暴涨、交货延期的痛苦,跨国公司的财报能比苦瓜还苦。 那些跟着美国起哄的小跟班更惨。澳大利亚前几年对华搞贸易摩擦,葡萄酒出口暴跌95%,煤炭企业倒闭了十几家,最后还得乖乖派部长来谈。 加拿大扣押孟晚舟那会,油菜籽出口损失了80亿加元,农场主们天天堵在国会门口抗议。真要是台海冲突时跟着制裁,这些国家的经济只会被美国当炮灰牺牲掉。 美西方嘴上喊着“不惜一切代价”,但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个“代价”自己根本扛不起。制裁从来不是单向的施压,而是双刃剑,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体量的经济体。 真要走到那一步,西方世界得先做好通胀爆表、工厂停工、民众抗议的准备,毕竟中国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个任人拿捏的国家,手里的反制牌比他们想象的多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