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0月12日发布,西藏某高校一大三学生,因拍照记录生活,被一名美女博主看

韫晓生 2025-10-14 14:53:04

[微风]10月12日发布,西藏某高校一大三学生,因拍照记录生活,被一名美女博主看中,以拍视频为由,诱导他在邻军事管理区拍摄,不料大学生立马识破间谍套路,仅用一招将其拿下,成功获得表彰奖励。   (信源:大象新闻——美女博主热情邀约诱导策反我境内100余人,大学生识破间谍套路,果断拨打12339举报,获表彰)   大三学生小杰盯着手机屏幕,嘴角忍不住上扬。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他平时爱拍旅行视频、写探店笔记,在社交平台小有名气。   这天突然收到一条陌生私信,发信人是叫 “小椰” 的美女旅游博主,头像是阳光沙滩下的笑脸,私信里满是对他视频的欣赏:“你的镜头太会捕捉细节了!想邀你一起拍小众景区视频,双赢合作,你觉得怎么样?”   小杰心里一动。“小椰” 的账号有几万粉丝,视频风格和他很搭,要是能合作,既能涨粉又能积累实践经验,“双赢的事,谁会不愿意?” 他立马回复同意,还和 “小椰” 聊起了拍摄思路,对方热情又专业,聊得十分投机。   没过多久,“小椰” 把拟好的拍摄清单发了过来,附带详细地点:“这些都是没怎么被挖掘的小众景点,拍出来肯定新鲜!”   小杰兴致勃勃地开始做准备,打开地图查第一个地点 —— 浙江某沿海小镇,地图上看是个靠海的渔村,可放大一看,旁边竟标着 “军事管理区”,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   他心里 “咯噔” 一下,以为是巧合,接着查第二个地点:福建某山区古村落,看似是原生态村落,可周边搜索结果里,全是 “某部队训练基地附近” 的相关信息。   第三个、第四个地点,要么邻近军港,要么靠近雷达站,每一个都贴着 “军事管理区” 的边。   小杰瞬间没了兴致,后背还冒了点冷汗。他突然想起学校刚上过的国家安全教育课,老师特意讲过境外间谍的常见手段:“有的会伪装成记者、博主,以合作采风、挖掘小众景点为借口,诱导普通人拍摄军事相关区域,窃取机密信息。”   他赶紧翻出 “小椰” 的账号再仔细看 —— 视频里很少露具体路标,提到地点时总模糊带过;粉丝互动里,常有不明身份的账号追问 “具体位置”;最可疑的是,“小椰” 从未提过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固定居住地。   结合那些贴着军事区的拍摄地,小杰心里有了判断:这根本不是什么合作,“小椰” 很可能是境外间谍! 他没敢打草惊蛇,先假装正常和 “小椰” 沟通,说 “正在查路线,有些地方不太好找”,同时拿出手机,拨通了 12339—— 这是学校安全教育课上重点强调的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专门受理公民和组织关于间谍行为的举报。   电话接通后,小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从收到私信、合作邀约,到发现拍摄地邻近军事管理区,再到对 “小椰” 身份的怀疑,还把聊天记录、拍摄地点清单都整理好,按要求上传到了指定平台。   让他没想到的是,没过一周,相关部门就联系了他,告知调查结果:“‘小椰’确实是境外间谍组织成员,你提供的线索非常关键!”   原来 “小椰” 背后的组织,就是靠这种 “合作采风”“旅游探店” 的借口,诱导了 100 多人拍摄敏感区域,其中不乏学生、摄影爱好者,有的人直到被调查,都没意识到自己成了间谍的 “工具人”。   这里得科普两个关键信息:   第一,12339 是什么电话? 它是国家安全机关受理公民和组织举报的专用电话,24 小时开通,不管是发现疑似间谍行为,还是收到可疑邀约,都能打这个电话举报,还能通过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 线上举报,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能及时为国家安全止损。 第二,境外间谍常用哪些 “套路”? 除了伪装成博主,他们还会扮成猎头、投资人,以提供工作、资助项目为诱饵;有的会在社交平台找 “搭子”,以 “一起爬山”“打卡小众景点” 为由,诱导拍摄军事基地、机场、港口。   甚至会利用婚恋网站,以谈恋爱为幌子,套取敏感信息。这些套路的共同点,都是 “用利益或情感做诱饵,隐藏真实目的”。   小杰的经历被学校当作案例分享后,很多同学都后怕:“平时刷到小众景点邀约,根本不会多想,没想到背后可能有坑!”“还好小杰记得国家安全教育课的内容,不然真可能被利用了。” 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探索小众地点,拍独特的内容,这本身没问题,但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遇到陌生邀约,先查对方身份;去不熟悉的地方,提前在官方地图确认是否有敏感区域;要是发现不对劲,别犹豫,赶紧打 12339 举报 —— 维护国家安全,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藏在这些日常的警惕里。   小杰后来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没露具体细节,只提醒大家:“别被‘双赢合作’‘小众探索’冲昏头,有些‘坑’,藏在漂亮的包装里。”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在网上遇到过陌生的合作邀约吗?如果是你,会像小杰一样仔细核查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也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国家安全无小事,多一分警惕,就少一分风险!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