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紧急发文,对中国已做最坏打算,提醒忠实盟友牢牢记住一点 特朗普这次又在社

飞天史说 2025-10-15 11:44:11

特朗普紧急发文,对中国已做最坏打算,提醒忠实盟友牢牢记住一点 特朗普这次又在社交媒体上“开炮”了,语气之急切,仿佛美国农场主的心情全写在了脸上。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近期愈演愈烈,特朗普的抱怨和中国商务部那句“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回应一来一往,把紧张气氛推向新高点。 这一轮博弈中,特朗普不但把中国当作“经济敌手”大声嚷嚷,还拉上自己的盟友阿根廷总统米莱,现场再加一把火:要求人家对华军事合作得打住。 看得出来,特朗普是真的慌了神,不光自己想封死退路,还想让小伙伴们一起“抱团取暖”。不过,表面上的强硬,其实背后是战略空间不断收缩的无奈。 这场风波下,中美之间的主动权到底怎么变?美国的底牌还剩几张?中国又凭什么越来越有底气?咱们一件一件说清楚。 最近特朗普的发言里,大豆成了主角。他在社交媒体上直接点名中国,说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还威胁要停止买中国的食用油。 这事说到底,是美国农产品在贸易里失去了“杀手锏”的地位。以前美国拿农产品当筹码,想让中国服软,结果正好相反。 中国没闲着,南美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市场一开闸,美国那点出口份额说没就没。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摆在那儿,贸易战之前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占了一大块蛋糕,贸易战一打,出口量跌得比过山车还刺激。 美国想用大豆卡中国脖子,最后卡的是自家农民。反过来,特朗普还威胁不买中国食用油,问题是中国市场早就找到了新替代。 美国能卖的油,中国东南亚、南美也能卖,根本不愁断货。美国一边喊着要惩罚中国,自己国内大豆价格却上不去,农民叫苦连天,通胀压力还跟着跑。 这就像过年抢红包,手慢了还怪别人出手快。特朗普嘴上说得硬,实际是拿不出什么新招数来,反倒暴露了美国把贸易当武器的真实面目。中国的经济韧性和政府的定力,让“美国优先”这套剧本演不下去了。 这回特朗普跟阿根廷总统米莱见面,直接上来两件事:一是明确告诉人家,美国已经做好和中国脱钩的最坏打算;二是让阿根廷绝不能和中国搞军事合作。 这话说得不绕弯子,意思就是让盟友牢牢记住“不能跟中国太近”。其实,熟悉国际关系的人都能看出来,美国这两年对盟友的态度已经变了。 以前是拉着大家一起围堵中国,现在是重点盯着军事和科技领域,其他生意往来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阿根廷经济最近挺吃紧,美元缺口大得能种小麦。美国选在这个时候下手,摆明了是“趁你病要你命”。不过,阿根廷自己也知道,经济上离不开中国,矿产出口、技术合作一样少不了。 美国这套“军事科技包围圈”策略,其实在全球范围内用得多了。欧洲、日韩、澳洲都听过类似的话。 可现实是,美国没法让盟友和中国彻底分家,最后只能在最关键的高科技和军事领域划红线。说白了,特朗普这叫“退一步保底线”,不光是对中国的无可奈何,也是对美国影响力下滑的真实写照。 特朗普的气急败坏,其实和他剩下的底牌不多脱不开关系。现在摆在桌面上的,一是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威胁,二是威胁全面停止买中国商品。 留学生问题上,美国动不动说要收紧签证,财长都拿30到40万中国学生说事。问题是,这些留学生每年给美国学校和本地经济带来巨大利润,真要赶走人,受伤的还是美国教育产业。 美国大学可比谁都现实,国际学生是他们的“摇钱树”。一刀切断,自己先断粮。 说到贸易脱钩,这几年中国外贸结构已经发生了大变化。中国对东盟、欧盟的出口稳步增长,“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里的位置,短时间内谁也替代不了。 美国真要全面脱钩,受累的不止是中美两国,全球产业链都得跟着吃苦头。说到底,特朗普手里剩下的牌,要么是两败俱伤的险招,要么是吓唬人的空话。 中国市场大、产业链全、出口渠道多,抗压能力早就不是以前可比。中国这边的原则一直没变,不挑事,但也不怕事。中美博弈里,谁更沉得住气,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如果说这场较量里谁更有资格谈判筹码,那恐怕不是靠发几条推文能解决的。特朗普嘴上喊着最坏准备,实际上中国这边早已见过大风大浪。 主动权已经更多掌握在中国手中,下一步怎么走,还得看美国能不能拿出点真正的诚意来。 参考资料:中国不买美国大豆,特朗普急了:或暂停食用油进口 2025-10-15 09:22·海峡网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