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13日报道,妈妈和儿子逛街,突然看到墙上的女明星海报,竟然对儿子说

征途观史 2025-10-15 16:42:59

姜还是老的辣!13日报道,妈妈和儿子逛街,突然看到墙上的女明星海报,竟然对儿子说:就给妈找个这种的对象,大大方方的又有气质!儿子转头一看,墙上是大明星“陈数”的海报,海报上的陈数穿件得体的连衣裙,站得笔直,看着就像电视剧里的大家闺秀,气质特别显好。[紫薇别走] 年轻人的择偶清单上,明星特质正成为重要参照系,社交平台上,“王鹤棣式男友”、“肖战同款温柔”这样的标签点击量动辄百万。 一项针对单身人群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年轻女性在描述理想对象时,会不自觉地借用偶像的某些特征穿搭品味、说话方式,甚至微笑的弧度。 但父母眼中他们很少关心对方是否有明星般的外表,在他们的评价体系里,“看着顺眼”远比“长得帅”重要,“性格稳”比“有情调”更值得信赖。 近五成父母在评估子女对象时,会把“性格”放在首位,另有超过四成的家长更看重“上进心”,而年轻人自己他们的关注点往往先落在外貌、身高、谈吐这些直观可感的方面。 父母经历过柴米油盐的磨砺,见过太多开始轰轰烈烈、最后一地鸡毛的婚姻,他们知道,当激情退去,能支撑一段关系走下去的,是那些最朴素的品质遇事不慌、说话算数、懂得体谅。 年轻人不是不懂这些道理,只是他们还没走到那一步,对他们来说,婚姻还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式,是可以憧憬、可以设计的人生项目,他们更相信感觉,相信一见钟情的魔力,相信只要彼此相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有研究发现,在为女儿选择对象时,女儿本人可能更在意对方的外在条件和吸引力,而父母则明显倾向于看重经济能力和稳定性,这种偏好差异有时会引发家庭内部的激烈争论女儿觉得父母太现实,父母觉得女儿太天真。 择偶标准从来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时代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上一代人更看重“合适”,这一代人更追求“合拍”,上一代人觉得婚姻是搭伙过日子,需要门当户对、性格互补;这一代人觉得婚姻应该是精神共振,要三观契合、灵魂相通。 母亲指着海报说“就找这样的”,不是真的要求儿子去找个明星回来,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希望你找个大方得体、让人舒服的人,这样的人通常更懂分寸,更明事理,日子能过得舒心。 年轻人听到的往往只是表面的“要求”,而忽略了背后那份“担心你受委屈”的柔软,父母也很少解释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他们看来,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才会懂,说了也是白说。 这种代沟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双方都固守己见,谁也不肯往对方的立场上靠一靠,有个朋友曾说,她妈妈年轻时也追过星,也做过很多在外婆看来“不靠谱”的选择,但等她自己当了妈妈,说出口的话竟然和外婆当年一模一样。 网友热评: “哎哟,这妈跟我妈一模一样!” “自家老妈也总在电视前指点江山,看见端庄大气的女明星,比如刘涛、孙俪,就会扭头来一句“照着这样的找,准没错!”  “阿姨们眼光毒着呢,比起千篇一律的网红脸,这种有气质的长相才经得起日子考验。”  “妈妈这是把选儿媳的标准直接对标了‘国家队’水平啊,压力山大!”  “虽然理解妈妈的好意,但感觉两代人的“顺眼”标准不太一样。”  “我妈觉得好的,我可能真没感觉,我们这代更看重能不能聊到一块,三观是不是一致。”  你家的长辈有没有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指点”过你的择偶标准?你觉得父母看人的眼光,到底值不值得参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看法! 官方信源:央视新闻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征途观史

征途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