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阵子算是把 “抱韩国大腿造军舰” 的算盘打得叮当响,可没想到中方反手就是一记重拳,直接砸在了韩企的命门上,五角大楼当场就炸了锅,直呼这操作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外媒更是直接泼冷水,说这记反制几乎砸烂了美国海军想 “重现辉煌” 的最后念想。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美国为啥急着找韩国帮忙。 这些年美国造船业早就不是二战时的模样了,2024 年全球商船市场份额只剩 0.04%,说句惨不忍睹都不过分。 美国海军的舰艇建造计划几乎全在延期:肯尼迪号航母服役拖了又拖,新一代攻击核潜艇的建造时间从 30 年代中期推到了 40 年代初,连 “哥伦比亚” 级战略核潜艇首艇都晚了至少一年。 现役舰艇维修更是排队排到绝望,“杜鲁门” 号航母撞船后想入坞检查,得等两年;“博伊西” 号核潜艇从 2015 年等到 2024 年才轮上维修,在港口泡了整整 9 年。 就在这节骨眼上,韩国主动递了橄榄枝。今年 7 月美韩贸易谈判时,韩方直接抛出了 “让美国造船再次伟大” 的合作项目,一下子就打动了特朗普。 毕竟韩国造船业是全球第二,手里有真技术。核心角色就是韩华海洋,这家公司 2024 年底花 1 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费城造船厂,成了首个拿下美国船厂的韩企,紧接着就接了美国海事管理局 5 艘国家安全多任务船的订单,每艘造价 3 亿美元。 不光造船,韩华还成了首个获准给美国海军修船的韩国公司,刚修完 “沃利・施艾拉” 号,又接手了 “育空” 号的维修活儿,简直成了美国海军的 “救命稻草”。 可美国这边刚把希望寄托在韩国身上,转头就对中国下黑手。美东时间 10 月 14 日,硬是依据所谓的 301 调查,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搞起了限制措施。这明摆着是既想借韩国的手补自己的短板,又想打压中国的造船优势,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但中方根本不吃这一套,当天就亮出了反制大招。商务部直接宣布,因为韩华海洋在美那 5 家子公司帮着美国搞调查,危害了咱们的利益,现在把 5 家公司全列入清单,禁止国内任何组织和个人跟它们做交易、搞合作。 更狠的是交通运输部同步出台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美国公司的船、挂美国旗的船、美国造的船,只要靠中国港口就得交钱,而且费用一年比一年高,2025 年每净吨 400 元,到 2028 年直接涨到 1120 元,不交钱根本不让办进出口手续。 这两拳下去,最慌的就是五角大楼。要知道韩华海洋的费城造船厂正计划投 50 亿美元升级,目标是把年产量从不到 2 艘提到 20 艘,帮美国补产能缺口。 可现在它的美国子公司被中国制裁,等于断了和中国市场的联系。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市场之一,不管是零部件供应还是后续合作,韩华根本绕不开。 美国海军本来指望韩华帮着修船、造辅助舰艇,现在子公司被卡脖子,供应链很可能掉链子,那些排队等维修的舰艇怕是更没指望了。 韩国媒体也急了,《朝鲜日报》直说这制裁表面打韩企,实则是中美博弈的延长线,韩华作为 “让美国造船再次伟大” 项目的核心,被点名就是敲山震虎。 韩华自己更是头疼,刚砸钱收购美国船厂,还没回本就遭了制裁,一边是美国的合作要求,一边是中国市场的损失,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其实中方这步棋早有道理,美国先搞 301 调查破坏规则在先,咱们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反制完全是正当防卫。这反制打得特别准,不直接针对韩国本土企业,专打帮美国做事的子公司,既敲了韩华,又给美国的造船合作泼了冷水。 美国造船业的问题是积重难返,缺工人、缺技术、成本还高,就算没有这次制裁,靠韩华那点帮忙也只是贴创可贴,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现在五角大楼破防也没用,当初自己想着拉盟友打压对手,就该想到会有反制。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想靠耍手段搞霸权行不通,真要想重振造船业,不如好好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而不是到处拉帮结派、破坏规则。 中方这记重拳,既是维护自身利益,也是给霸权主义敲了个警钟 —— 别把别人的忍让当软弱,真要动起手来,有的是办法反击。
原以为中国收紧稀土,已经是最后的底牌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前美国高官居然无奈表
【5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