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啊! 印尼真买了歼10! 2025年10月15日,印尼国防部长沙菲里·沙姆苏丁的官宣,让中国歼-10CE战机正式敲开了东南亚高端军贸市场的大门。 作为横跨1.7万个岛屿的群岛国家,印尼的国防困境长期被地理条件和外部限制双重捆绑。 分散在广阔海域的空军基地,让战机维护成为棘手难题,过去依赖海外送修,一套流程下来要等数月,直接影响战备状态。 而在装备采购上,印尼更是屡屡碰壁:想买美国F-35,却因不是盟友被拒之门外。 作为俄罗斯传统军贸伙伴,看着苏式武器在俄乌战场的表现,不得不放弃后续采购计划。 2022年咬牙签下42架法国“阵风”订单,不仅单价高达1.9亿美元,还被附加了诸多限制,每枚导弹都要原厂激活,后续维护权限也被牢牢锁定。 更让印尼头疼的是交付周期,首批3架“阵风”要到2026年初才能到货,全部交付完得等到2030年,远水解不了近渴。 歼-10CE的出现,恰好戳中了印尼的核心需求。 不同于西方武器的层层束缚,中国提供的全技术链支持让印尼看到了自主保障的可能。 按照协议,中国将在爪哇岛为印尼建立区域维修中心,未来战机维护不用再远渡重洋,响应时间能从数月缩短至数周,这对岛屿分散的印尼来说至关重要。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还允许印尼本土的PTDI公司参与部分零部件组装,让印尼工人能掌握核心工艺,逐步摆脱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是法国“阵风”15亿美元技术转移费只换来得“半自主”生产权无法比拟的。 财务压力的缓解更是让印尼难以拒绝。 2025年印尼国防预算仅有97亿美元,既要维持现有多型战机,又要推进装备现代化,资金紧张的难题显而易见。 一架“阵风”的价格,能买3到4架全新的歼-10CE,而如果选择二手歼-10A,成本更是低至3000万美元一架。 更灵活的是支付方式,印尼可以用本国丰富的棕榈油、煤炭等资源抵扣部分货款,不用一次性拿出巨额现金,这种“以物易物”的模式,完美契合了印尼的经济现状。 对印尼来说,采购歼-10CE不是单纯追求低价,而是用有限预算实现战力最大化的务实选择。 印尼的这一决策,更暗含着对全球军贸逻辑的深刻洞察。 过去,军售往往与政治绑定,美国的盟友体系下,采购美制武器更像是缴纳“保护费”,而印尼不愿被这种模式捆绑。 它一边买法国“阵风”,一边签土耳其“可汗”战机订单,如今再引入歼-10CE,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装备格局。 这种多元采购并非混乱,而是精准的战略布局:“阵风”侧重多用途打击,“可汗”作为补充,歼-10CE专职制空,三者各司其职又能相互补充。 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入不同体系的装备,印尼能在各大国之间保持平衡,避免被单一国家掣肘,这正是其“与所有国家保持友好”的国防战略的体现。 歼-10CE能脱颖而出,实战战绩是最好的背书。 2025年5月7日的印巴空战中,歼-10CE凭借先进的雷达和霹雳-15E导弹,在超远距离击落印度“阵风”,全程未被对方锁定。 这场空战让印尼彻底看清,歼-10CE的性能不仅不逊于西方同类战机,在关键领域还具备优势。 它的雷达探测距离能达到200公里以上,可同时锁定多个目标,搭配的霹雳-15E导弹射程远超“阵风”的“流星”导弹。 这种超视距作战能力,正是印尼在纳土纳海域等关键区域争夺制空权所需要的。 从全球军贸格局来看,印尼的选择正在打破西方的垄断。 长期以来,高端战机市场被美、法等国主导,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近五年美国占全球武器出口总量的43%,法国位居第二。 而中国通过“实战验证+技术共享+灵活支付”的新模式,正在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继巴基斯坦、埃及、孟加拉国之后,印尼成为第四个采购歼-10系列战机的国家,这种示范效应正在扩散。 不同于美国武器出口的地缘捆绑,中国军售的平等互利模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追求自主的国家。 对东南亚地区而言,这一军售也将带来微妙变化。作为印尼的地区竞争对手,澳大利亚正部署F-35战机,而歼-10CE的到来,让印尼在制空权争夺中多了一张底牌。 印尼通过引入歼-10CE,既提升了自身防御能力,也向外界释放了不依附任何军事集团的信号。 这种自主选择的国防政策,或许会影响更多东南亚国家的装备采购倾向,让地区军力平衡朝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网友的讨论中,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军工实力的直接体现,也有人看好这种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军贸模式。 印尼采购歼-10CE的背后,是对自身需求的清醒认知和对全球格局的精准把握。 它用实际行动证明,军贸不是非此即彼的选边站,而是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的灵活组合。
重磅消息啊!印尼真买了歼10!印尼国防部长直接说了,歼10马上就会飞过雅加达的天
【51评论】【51点赞】
用户10xxx73
4到5个国家的飞机,有个吊用
开渝 回复 10-16 13:18
总比没人用好吧
眷恋蓝色的天
东南亚那些小国空优用歼十,对地用翼龙或彩虹,不比那死贵的多用途战斗力有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