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0年,台湾一名女地下党在宿舍被捕,临走前祈求道:“我一个女人家,总得让我换身衣服吧,”敌人略加思索后点头,随后,她从阳台取下一件旗袍。殊不知那是她的情报信号。 1948 年,萧明华受学者台静农邀请从北平前往台湾,表面上的任务是推广国语,没人知道,她的真实目的是为党组织传递关于台湾的情报。 在台湾师范学院,萧明华是一位戴细框眼镜、说话温和的国文老师,在课堂上,她会给学生讲解《离骚》里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其实这句话也是她对自己革命信念的写照。 而她身上的这件旗袍既符合她文静的外表,也为她的地下党身份做了完美的伪装,这种 “无害” 的外表也让深夜闯入宿舍抓捕她的特务十分轻视——他们只当抓了个胆小怕事的女教师,所以当萧明华提出想拿件换洗衣物时,他们不屑地答应了。 就在那个决定性的瞬间,这件旗袍被派上了特殊用场,当萧明华从阳台从容地取下那件旗袍时,一个暗号也就被传送了出去。 按照事先约定,阳台上的旗袍一旦消失,就意味着主人已经暴露,其他地下党同志必须立刻撤离,一个简单的动作就保全了整个组织。 这还不是旗袍的全部作用,旗袍的衬里也是萧明华隐藏情报的地方,台湾北部的兵力部署图、特务据点的详细位置都被抄在极薄的棉纸上,用浆糊粘在旗袍衬里,再用和布料同色的丝线以密集的针脚缝好,看起来天衣无缝。 随着情报被顺利传递出去,萧明华也被日军特务抓捕,在被囚禁的 278 天里,萧明华遭受了敌人难以想象的酷刑,手指甚至因为刑具的折磨而扭曲变形,但关于旗袍里隐藏的秘密她始终没有透露一个字。 特务逼迫她说出情报的下落,她只留下一句话:“在你们永远找不到的地方。” 那个地方就是她坚定的革命信仰。 1950 年 11 月初,萧明华被押往刑场,临刑前,她请狱友帮忙梳好头发、整理好仪容,然后穿上了那件素色旗袍。 此刻,这件旗袍不再是传递信号的工具,而是她为理想献身的 “礼服”,枪声响起,她倒在血泊中,风吹起旗袍的下摆,场面令人动容。 很多年后,敌人才从截获的其他情报中恍然大悟,追悔莫及,而在她的墓碑上,兄嫂只刻下了四个字:“白璧无瑕”,这件旗袍承载了一个年轻生命的忠诚与牺牲。 信源:中国军网 萧明华:碧血洒宝岛 魂兮赋归来
[微风]1950年,台湾一名女地下党在宿舍被捕,临走前祈求道:“我一个女人家,总
千浅挽星星
2025-10-16 11:42:46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