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扯汤的基础立法——升降!   拉扯汤拉扯汤方:黄芪30g,枳实30g,

飞翔说健康 2025-10-16 16:03:55

拉扯汤的基础立法——升降!

      拉扯汤

拉扯汤方:

黄芪30g,枳实30g,木香6g后下

知母10g,瓜蒌仁6g,佛手10g

生甘草7g,焦槟榔10g

方治气机不利,食寒则泄,食热上火,胃肠积聚

黄十一自拟方

      这个是鄙人自拟方,“理论上的理论来源”是四逆散,实际上我创方之时并没有想到四逆散,而是站在病机的角度。浅解四逆散,化出“拉扯汤”

      可以这么说,我并不是创了一个方子,而是一个案例的经验,或者总结了一个药对:黄芪+枳实。我并不是一个热衷于创方子的人,也并不是一个热衷于立法的人,更不是善于把握病机的人,因为这些都是对仲景的描述,而我只是一个末学,谁把我捧得太高不仅是埋汰我,还是对仲景的认识还不够😜

      我们比不过仲景,但是还得面对患者,还得用药,那我们学习仲景的内容,就包含这一条:学会看到病机。

      曾经有这么一个妇人,四五十岁,她自己也学点中医,我给之前长期给她治疗。有一次她跟我说她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觉得有一股热气在肚子里到处乱窜,搞得睡不好,但是这个气,又不是很强烈,也不是全身发热、潮热,就是“一道气”。然后她说自己脾胃不好,吃凉的拉肚子,吃热的上火,大便有时候也不通,睡眠也不太好,胃口一般般,月经小腹有点坠坠的。我当时一诊脉,脉缓略大略滑,舌象是淡红,舌中略凹,舌面总体一看凹凸不平,就像水泥路面的小水洼,舌下络脉略粗黑……年深日久也不太记得了,大概是这样。

      然后我就根据她的情况,开了这个方子:

黄芪30g,熟地10g,当归尾10g

知母10g,厚朴10g,升麻7g

枳实30g,桂枝12g,川芎12g

陈皮12g,炙甘草8g

生姜自备12g,大枣自备12枚掰开见肉

      5付之后她主动跟我说效果很好,睡觉也舒服了,没有感觉那股子气到处钻了。

    她的病机,在我看来就是:中焦的虚弱导致气机生降时常,脾虚则肺亦虚,肺虚咋肠不通;脾虚而胃滞,胃滞肠亦不通。中焦不通和中焦虚弱互为因果,但是她舌脉并没有有形邪气在中焦,仲景管这个叫“虚邪”,讲的是没有有形积聚的邪气,只是大便来的慢,不那么通。

      我用黄芪把培土生金,把气往上提,升麻帮把手升阳,知母则防止黄芪上火,同时能与黄芪共奏行云布雨之效:黄芪带着温暖的水气往上走,遇到知母这个冷的东西,就变成了雨露往下降,润泽肾水(或者说大肠的液),这是张锡纯的路子。枳实30g去把“虚邪”往下打,从因论治,配合厚朴一起,把中焦打开,枳实治疗脏器脱垂,就是在于把浊气往下拉,清气无累赘自然上升。桂枝通阳,助阳化气,陈皮理气化痰,川芎熟地归尾养血活血,姜枣草调和诸药,保护中焦,以免黄芪枳实上下拉扯太过,伤及正气。这里头川芎熟地归尾是随症加减,陈皮也是,桂枝也是,之后总结出来的方子用的佛手槟榔那些七七八八的也都是加减法,不必拘泥于此。

      她并没有热,不需要清热,不要看到说热就把一堆寒凉药怼进去。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阳明腑实,就算有也要从因论治,窜一次只能管一次。她甚至是有寒的,之前给她用了四逆汤,症状比较典型的。她这个时候气滞导致血行不畅,舌下络脉淤堵,在补气行气基础上补血活血,加了归地芎,自然血行不滞,能适当补血润肠。

      所以这个方子也好,总结也罢,只是说她合适我就用了。至于教材也好,名医名方也罢,能治好就行了,何乃太区区!

   

0 阅读:21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3

用户10xxx33

2
2025-10-16 19:22

[大哭]

崂山小野驴

崂山小野驴

1
2025-10-16 17:35

猜你喜欢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