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出重拳,比稀土还致命,万斯劝中国要冷静。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下月8日开始

古今知夏 2025-10-17 07:53:43

中国再出重拳,比稀土还致命,万斯劝中国要冷静。我国商务部已经决定,从下月8日开始,国产的人造钻石粒径≤50μm,必须要经过审批才能出口。 粒径≤50μm的人造钻石可不是商场里卖的钻石首饰,看着不起眼,细得跟头发丝的三分之一似的,肉眼瞅着就像白糖末,但却是实打实的“工业牙齿”,硬度跟天然钻石一模一样,高端制造业离了它根本玩不转。 美国半导体行业早就吃过这东西的亏。去年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试产,就因为用的金刚石切割刀精度不够,300 片 3 纳米的硅片全废了,一下子就亏了 2000 多万美元。后来一查才知道,那批刀具里的钻石粉,还是从中国河南一家工厂买的 “非审批试点货”。 而且芯片制造里有个关键环节叫 “硅片减薄”— 得把厚硅片磨成跟蝉翼一样薄,这步全靠 20 到 30 微米的钻石粉做研磨垫。每加工 1 万片 12 英寸的硅片,就得用掉 50 公斤这种粉。 现在全球能稳定做出这种规格、纯度还能达到 99.999% 的企业,中国占了 8 家;美国本土就 1 家,产能还不到中国企业的二十分之一。 这种依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中国几十年啃技术啃出来的。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和南非垄断工业金刚石市场的时候,咱们的科研团队就盯着 “六面顶压机” 死磕 , 这机器能模拟地下 150 公里的压力,把石墨压成钻石。现在咱们的第六代压机,控制精度比美国的高很多,一台机器出的钻石,抵得上南非设备的 2.3 倍。 现在河南早成了全球 “钻石粉基地”。郑州的车间里,从提纯石墨,到造压机,再到最后把钻石磨成细粉,整个流程都打通了。全球工业用的金刚石,95% 是中国产的;光河南一个省,就占了全国 80% 的培育钻石产能、90% 的工业金刚石产能,技术和产能的优势早砌得高高的。 美国不是没试过自己搞。2022 年,美国能源部砸了 1.2 亿美元,让华盛顿大学研发 “无压合成钻石” 技术,想绕开咱们的高温高压技术。 结果呢,两年过去了,实验室里最多只能做出 8 微米的小晶体,纯度还不到 99.9%,根本没法用在工业上。同一时间,咱们的企业早就能批量生产 50 微米、纯度 99.999% 的钻石粉了,成本还比美国的实验室样品低 80%。 现在全球产业链都被这 “白糖末” 绑住了。荷兰 ASML 造新一代 EUV 光刻机,得用金刚石做反射镜 — 这种反射镜能扛住强激光照射,全球就中国和日本两家能做。 去年 ASML 想跟日本企业一起扩产,一查才发现,日本的钻石原料还得从中国进口,因为他们造金刚石薄膜的关键设备(叫 CVD 设备),核心部件 “微波源” 是中国独家供应的。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美国要造高端芯片,得要 ASML 的光刻机;ASML 的光刻机,得要中国的钻石零件;中国的钻石粉出口,现在又多了道审批坎。 万斯喊 “中国要冷静”,其实是美国产业界慌了。今年年初,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给国会递了份报告,直接把 “金刚石微粉供应” 列为 “比稀土还急的风险”。 报告里写得明明白白,美国芯片业每年用的钻石粉,77% 来自中国;尤其是 3 纳米以下制程用的高端粉,中国占了 92%。 要是中国收紧审批,美国至少 5 家芯片厂三个月内就得停工。想重新建一条供应链?至少得等 5 年,成本还得涨 3 倍。 中国这次可不是瞎搞 “反制”,而是精准管控。要是钻石粉用于医疗、航空航天这些民生领域,审批流程很快;但想拿去造军工、高端芯片这些敏感产品,就得严查最终用途。 去年美国有家企业要进口钻石粉造医疗设备,咱们 72 小时就批下来了;另一家想把钻石粉转去做军工产品,直接就被驳回了。 这种 “区别对待”,让美国想抹黑都没辙。他们总说中国 “破坏供应链”,可咱们对民生用途敞开大门,对敏感用途严格把关,谁在搞 “恶意竞争”,一眼就能看明白。 重要的是,中国在改全球材料产业的规则 — 以前是美国说了算,搞 “美国优先”;现在咱们要建的是 “用途合规、安全可控” 的新规则,让产业链从 “美国中心” 变成 “大家一起协同”。 这场围绕钻石粉的博弈,并不是简单的材料之争,而是全球产业权力的重新洗牌。而现在,洗牌的主动权,攥在中国手里。

0 阅读:349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