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大结局,收视率遭遇断崖式下滑。 很多观众因为怕看, 不敢看而弃剧。 他们说,不想看到好人没好报, 坏人安然无恙的结局。 观众内心的挣扎与逃避, 既反映了对现实不公的无奈, 也折射出人性, 对美好结局的渴望。 这恐怕是近年来唯一一部让观众“不忍看完”的爆款剧。收视率突破4%的同时,无数人却在朋友圈宣布“弃剧”,这种矛盾现象背后,是作品触碰了历史最真实的神经。 知道结局的历史,成了最残忍的预告。这部剧不同寻常地使用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真名实姓,观众早在开播前就能查到他们英勇就义的结局。那种明知道英雄会牺牲却无力改变的痛苦,让追剧变成了一场情感煎熬。 一位从辽宁特意到北京西山悼念烈士的观众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一边看剧一边查阅资料,越看越感受到他们的伟大。越到后面我越不忍看,几乎是含着泪看完的。” 好人何以不得好报?坏人为何寿终正寝? 这个问题撕扯着每个观众的心。历史上,大反派谷正文活到了97岁,而吴石将军1950年就英勇就义。最大的叛徒蔡孝乾变节后官至少将,安享晚年。 这种历史真实与戏剧正义的背离,戳破了我们对于“善恶有报”的幻想。 而叛徒的刻画更令人心寒。蔡孝乾这个角色,从贪图享乐、与姨妹关系暧昧,到因受不了乡下清苦,为了一块牛排被捕变节,他的堕落不是一瞬间的软弱,而是信仰一点点被物质腐蚀的过程。 正是这种“不忍看”,恰恰证明了剧作的成功。它没有用虚构的圆满麻痹我们,而是让我们直面历史的残酷。当吴石行刑前听到舟山解放的消息,眼眶泛红却嘴角上扬的那一刻,他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死亡,而是信仰的实现。 我们不愿面对的,不是悲剧本身,而是信仰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朱枫被捕后,将金项链掰碎吞下,那种决绝让我们自问:换作是我,能否如此坚定? 这种灵魂拷问,远比一个圆满结局更有力量。 《沉默的荣耀》之所以成为现象级作品,正是因为它敢于展现历史的不完美,却依然让我们相信信仰的光芒。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沉默的荣耀》39集看完了,导演给了一个虚构的美好的、有点苍白的光明结局,黎晴没
【11评论】【10点赞】
江渐月
烈士的遗志还未实现,所以一定要统一台湾。
闲云野鹤
一早把谷正文干死什么事都没有
用户10xxx28
他们能活这么久都是因为美帝国主义,不然早收复台湾,正法这些祸国殃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