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流泪握紧中国老板手,福特走后工厂变宝地,这车到底有啥魔力? 2025年10月9日,巴西卡马萨里这座小城人挤人,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在这儿下线了,80岁的总统卢拉没念稿子,直接走下台,一把攥住王传福的手喊兄弟,他眼眶发红,声音发颤,这不只是新车下线,是巴西人重新拾起工业气儿的时刻,车钥匙递到卢拉手里,全场鼓掌,中国大使也在,谁都明白,这事不单是买卖,更是个信号。 三年前,福特突然关了在巴西的三家工厂,干了快一百年,说走就走,五千多人没了工作,整条街都静了,工厂大门一锁,机器就生了锈,土地也荒了,有人说这是美国政策逼的,关税涨得太狠,福特撑不住,只能撤,可对当地人来说,这就是被扔下,没人再信巴西能造出好车,信心全没了。 比亚迪不一样,他们不是来卖车的,是来扎根的,十年前就在巴西跑电动公交,现在路上每十辆新能源车,六七辆都是比亚迪,这次投了七十五亿人民币建厂,不光造车,还教当地人怎么修、怎么改、怎么用,最特别的是,他们专门给巴西设计了一款能烧甘蔗乙醇的混动车,别的地方没有,只有巴西能用,工厂一建起来,直接带起两万多人就业,成了亚洲以外最大的生产基地。 卢拉说的主权,不是光喊口号,以前巴西工人装的都是外国零件,技术握在外企手里,赚的钱也流到国外去了,现在比亚迪把核心动力系统搬过来,让本地工程师参与改进,还配合政府的新法规,把乙醇利用率提高了四成多,这不只是卖车,是在帮巴西搭起自己的汽车技术底子,德国大众当年也在巴西建厂,但发动机全靠进口,本地化的事儿少得多。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工厂门口那条路,政府直接改成了比亚迪路,现在老百姓说去比亚迪路拐弯,没人再提福特旧厂了,这条路的名字,比任何广告都管用,说明当地人真把比亚迪当自家人了,品牌进了社区,认同也就慢慢来了。 别人出海,要么压价抢市场,要么开工厂压榨人,要么纯粹玩金融投机,比亚迪却不一样,他们分享技术,配合当地制度,尊重本地人的习惯,欧美和拉美国家都在看,觉得这种做法风险小,信任感强,中美关系紧张的时候,这种路子反而更管用,不靠砸钱,靠的是慢慢来,靠的是真本事,靠的是懂当地需要什么。 美国资本走的时候,留下一堆空厂房和失业的人,中国资本来了,工人重新上班,车能用本地种的甘蔗榨油,路名也换了,尊重不是说出来的,是靠一个一个岗位、一项一项技术、一回一回服务慢慢换来的,卢拉的眼泪,不是因为感动,是因为他看见了希望,巴西的工业,真能自己站起来了。
巴西总统流泪握紧中国老板手,福特走后工厂变宝地,这车到底有啥魔力? 2025年
痴梦还
2025-10-18 03:48: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