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幽灵外卖”:透明,是对消费者最基本的尊重 管住“看不见的厨房”,才能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幽灵外卖”指那些没有实体店、地址造假、证照不全的线上餐馆。它们藏在手机APP里,厨房可能藏在车库或出租屋,卫生状况全凭想象。市场监管总局新规的出台,正是要把这些“幽灵”揪到阳光下。安全不是凭空喊的,是靠实打实的资质、透明的信息、严格的监管堆出来的。平台不能只顾抽成,不管风险;商家不能只赚快钱,不顾责任。 小王的“麻辣香锅”,吃出了现实版“惊悚片”。 我的同事小李,上周点了一家评分4.8的“川味麻辣香锅”。菜品诱人,评价一片好评。送到后,他却吃出了橡皮筋。气不过,按地址找过去,发现根本是个修车铺!老板懵了:“我这儿只修轮胎,不炒菜啊!”后来才知道,那家店盗用了别家资质,照片是假的,地址是编的,所谓的“厨房”可能连自来水都没有。小李的遭遇不是个例——“幽灵外卖”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吃进嘴里的,是美味还是隐患。 让“阳光”照进外卖的每个角落,需要规则,更需要行动。 新规要求平台对“无堂食”商家加注标识,严格审核资质,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这些举措,是把选择权还给了消费者。监管是底线,平台是关口,而每一个用“点击”投票的我们,才是最终的守护者。别再让“方便”成了“随便”,别等吃出问题才后悔。从现在起,点外卖前多看两眼资质,多查一眼标识——你的谨慎,是对无良商家最有力的回击。 毕竟,吃饭不是冒险。安全,才是美食的第一味。
整治“幽灵外卖”:透明,是对消费者最基本的尊重 管住“看不见的厨房”,才能守住
大免免
2025-10-18 03:51:49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