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发展得好吗?数据和现实里藏着两种答案 徐州的产业园里,工程车正连夜铺设光伏组件,这座“准万亿之城”2024年GDP冲到9537亿,街头新建的商业体比三年前多了近十倍 。隔壁的淮安更热闹,天合光能的厂房连成片,2024年以7.1%的增速摘得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的红色横幅挂在园区入口。 但转过几个街区,景象就有了变化。连云港老石化厂区外,货车司机蹲在路边吃盒饭,这座沿海城市GDP还没突破5000亿,和宿迁的排名三年里反复轮换,优势最多时也才34亿出头 。宿迁的电商产业园灯火通明,可当地出租车司机说:“高端岗位还是少,年轻人考公考研去苏南的没断过。” 苏宿工业园区里,苏式建筑旁的厂房贡献了宿迁37.5%的高技术产业产值,南北帮扶让这里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不少苏南区县 。但刷到抖音评论区,有人晒淮安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说“苏北早不是穷乡僻壤”,也有人反驳“南通徐州甩其他苏北城市一大截,谈均衡太早”。 农田边的标语写着“守护江苏60%粮仓”,远处的高铁站正加紧施工。有人盯着增速表说“苏北在逆袭”,有人望着苏南的招聘启事叹口气,两种声音在苏北的晚风里撞个正着。
江苏苏北到底有多穷?自媒体人就喜欢把江浙沪放一起比较,吹嘘:江浙沪富得流油。
【130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