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老人大多在医院离世,临死前往往还挂着吊瓶输液;而欧洲国家的很多老人,大多在家中迎接生命的落幕,握着亲人的手安详走完最后一程。这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死亡面前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我无法说清其中孰对孰错,哪种面对死亡的做法更“高级”。 我有一个同学的父亲,是省里一所知名医院的主治医师。他生前多次告诉同学:如果自己年老患上重病,必须坚持“三不一用”——不化疗、不插管、不进重症监护室,“一用”就是给他用止痛药。他的说法是,与其在痛苦中挣扎着死亡,不如痛快地离去。 中国人一向讲究孝道,“百善孝当先”,若在老人临死前不做最后抢救,不尽可能让老人多维持几秒呼吸,似乎就是“不孝”。即便医院已告知没有救治意义,有些家属仍会不惜一切代价抢救。 网友们表示 人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无为的抢救毫无意义!说穿了:全是愚孝!更是伤害! 纵是百般抢救延长了几次心跳,又能怎样!所以儿女们的孝,其实都是外表,都是假心假意,都别装了为好!临终,老人需要的是少点痛苦!多些安祥! 真到了临终,这是人生归宿,儿女们该做的是设法助力。尽力配合医生,以最大努力减少老人痛苦,让老人安祥的寿终正寝,这才是最大的孝顺。当父母痛苦难忍时,可用药物缓解来等候老人家荣归故里!与至亲孝顺儿女做最后的吿别!父母养我我们一生,我为父母安祥送行! 一路走好!来世再见! 很难取舍的。去年我父亲去世,前后十来天,中间在重症监护室突然血氧下降,我们一时没接受不了,就让医生给插了肺管,后来看确实油尽灯枯,过了几天就把他接回家,拔了管子。还算没受罪,但我如果有那一天,绝不接受。 不化疗存纯是误导别人。 能化疗还是要化的,可以延长生命,减少病痛。陪父亲抗癌三年,在医院里见到过无数个化疗后受益的人,我父亲就是强烈咳嗽,吃不下,睡不好,化疗两次后就像正常人一样了,体重也重了10公斤。现在维持了快三年了。当然如果身体很弱,承受不了化疗后的负反应,就不要强行化疗,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一句不化疗绝对是误导人,让别人丧失治疗机会。 农村基本上都是这样,只要那一口气在也让老人回到家中走路;我曾经问过病中的两代人,我的奶奶、我母亲害怕死亡吗?他们都回答我“害怕”!奶奶96无疾寿终,妈妈哮喘冬天下不了炕,几番抢救折腾84岁坐着驾鹤西行!妈妈生育7个孩子,终活着6个孩子,还帮老高家养大三个(舅舅)男孩!我没吃过妈妈的奶,喝羊奶长大的,因为妈妈乳房增生。想妈妈了… 大家怎么看呢
中国的老人大多在医院离世,临死前往往还挂着吊瓶输液;而欧洲国家的很多老人,大多在
妙笔看世界
2025-10-18 10:54:50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