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亲密盟友突然倒戈访华,美财长紧急灭火,关税战绝不能打! (阅读前请点个赞

柳淮蕊 2025-10-18 16:57:49

美国最亲密盟友突然倒戈访华,美财长紧急灭火,关税战绝不能打!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加拿大外长阿南德踏上了访华之旅,这是她就任后首次到访北京,行程被外界直接贴上了“救市”的标签。 说白了就是美国的关税大棒抡得太狠,加拿大实在扛不住了,只能掉头找中国讨生路。 10月17号当天,特朗普刚签了行政令,宣布11月1号起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加征25%关税,客车加10%。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年进口了近24.5万辆重型卡车,加拿大可是主要来源国,美国商会早就急得跳脚,说这些盟友根本不构成威胁,加关税纯粹是自伤。 加拿大的卡车制造业靠美国市场吃饭,25%的关税一加上,成本直接飙涨,企业要么倒闭要么涨价,涨价了美国消费者不买账,倒闭了加拿大的就业就得崩。 更要命的是,美国之前还威胁11月1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加拿大夹在中间最难受,既怕得罪美国,又怕中加贸易跟着受牵连。 毕竟中国可是加拿大油菜籽、铁矿石的大买家,去年光是农产品对华出口就占了其出口总额的12%,真要是贸易战升级,加拿大的农业、矿业都得喝西北风。 所以阿南德这趟北京之行,根本不是什么“友好访问”,是带着“救火方案”来的。 10月17号王毅外长和她会谈时说得明白,中加可以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成为发展伙伴,推进贸易、农业、能源等领域合作。 阿南德更是急着表态,说要“重新校准加中关系”,打造经贸、安全等四根合作支柱,还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 这话说得再直白不过了,加拿大要靠中国市场对冲美国关税的损失。 其实7月份中加外长在吉隆坡就谈过,当时就说好要重启经贸工作组,探讨农产品快速通关和电动汽车技术合作基金,现在这形势,这些合作根本等不起了。 加拿大农业部长早就私下抱怨,油菜籽对华出口要是再受影响,西部农场主得抗议到渥太华,阿南德这趟就是要把口头共识变成实际政策,不然国内的产业压力根本扛不住。 这边加拿大刚在北京坐下,美国财长贝森特那边就急着“灭火”,10月15号接受采访时说,对中国加征100%关税“不一定会发生”,还说能通过谈判避免贸易战,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因为华尔街现在慌了,关税威胁一出,三大股指集体重挫,《纽约时报》看得明白,特朗普团队内部都在拉锯,一派要硬刚,一派怕经济崩了。 更关键的是,加拿大这步“倒戈”让美国的盟友体系露了馅,连最亲近的北美盟友都扛不住要找中国合作,其他国家能不跟着动摇吗? 意大利《共和国报》也评论,在中美紧张局势下,盟友的选择已经说明问题了。 有人说加拿大这是“背叛美国”,这话纯属瞎扯,国家之间从来都是利益为先。 加拿大很清楚跟着美国反华没好处,反而得吃大亏,2024年中加贸易额虽然受点影响,但中国依然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油菜籽、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全指着中国市场。 之前加方跟着美国搞所谓“安全审查”,把中国企业排除在能源项目外,结果自己的天然气价格跌了30%,现在急着喊“欢迎中国投资”,这不就是最新鲜的教训。 阿南德在会谈里特意强调“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这话既是给中国吃定心丸,也是在跟美国划清界限——别想用意识形态绑架我,我的经济利益更重要。 王毅外长表示,中加虽制度不同,但有广泛共同利益,完全能成为发展伙伴,这话说到了加拿大的心坎里。 美国现在的处境别提多尴尬了,想靠关税施压中国,结果先把盟友逼跑了;想硬撑着摆霸权架子,国内企业和市场又不答应。 加拿大需要中国的市场消化农产品、能源,中国需要稳定的供应链伙伴,这种双赢的合作,比跟着美国搞零和博弈靠谱多了。 瑞银刚出的报告都算过,要是美国真加征100%关税,美国消费者得多花400亿美元,而加拿大要是能跟中国扩大农业合作,一年能多赚30亿美元,这笔账谁都会算。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还等着11月首周审议关税合法性呢,特朗普这边先签了新关税令,结果盟友先反水了,这出戏唱得自己都圆不上了。 《华尔街日报》说得实在,这种100%的关税根本没法执行,就是虚张声势。 现在加拿大带头找中国谈合作,其他盟友当然也能看见,墨西哥也是美国卡车进口的主要来源国,说不定下一个就来找中国沟通了。 如此看来,加拿大这不是“倒戈”,而是清醒;美国也不是想“缓和”,而是无奈。 全球化的时代,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靠关税威胁、盟友绑架搞霸权,根本行不通。 加拿大用实际行动选了利益,选了合作,而美国还在霸权梦里没醒,跟着美国搞对抗,不如跟着中国搞合作,毕竟市场不会说谎,利益不会骗人。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91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