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认同台湾省的侯汉廷说的一句话: 他说,当中国还很穷很破烂的时候,有人不愿意当中国人,那个叫人性,好像早年的时候,很多人就移民了。 但是有人尽管中国很穷很烂,还愿意当中国人的叫勇气,比如说革命的先贤先烈,孙中山先生等。 也有人不论中国这个国家是好是坏,是穷是富都愿意当中国人的那叫做骨气。 这话戳中了一个很实在的道理——爱国从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在不同境遇里做出的选择。早年中国积贫积弱,有人想走出去过更好的日子,这是人之常情,没人能苛责。 可总有那么些人,偏要逆着难走的路走。孙中山先生放弃优渥生活,一次次发动革命,连性命都不顾,就为了让“中国”能站起来。还有那些抗战时期的战士,啃着树皮也不肯退,他们图什么?图的就是心里那份“我是中国人”的执念。 现在中国不一样了,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高铁修到了家门口,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时候说爱国,好像比以前容易些,可真要谈“骨气”,还得看关键时刻的选择。 就像疫情那几年,多少海外华人主动回国助力,多少科研工作者放弃国外高薪回到祖国搞研发。他们不是没见过外面的好,只是知道,自己的根在这里,祖国好,自己才能真的好。 也有人总拿“国外更好”说事儿,可真让他们放弃中国身份,又没那个底气。说到底,他们爱的不是“中国”,是“中国好的时候的好处”。这种趋利避害的心思,跟“骨气”压根不沾边。 真正的骨气,是不管祖国处于高峰还是低谷,都愿意陪着她。高峰时不骄傲,低谷时不放弃,就像那些守边疆的战士,不管风沙多大、条件多苦,都稳稳站在那里,这才是刻在骨子里的爱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一个问题,直接把她问哑巴了。前几天还口若悬河的郑丽文,被人当着所有人的面,一句
【153评论】【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