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安世半导体80%产能在国内,但之前的微博中,我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千秋聊汽车啦 2025-10-18 22:56:49

虽然安世半导体80%产能在国内,但之前的微博中,我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尤其是“身在其位”的人,他们会从最保险的策略出发去应对安世半导体的事件。

因为我也在车企干过,而且很多同学也都在车企,所以这一点非常确定的,但不能具体提例子了(会泄密),这里就借用AI来解释吧。

我试试问了一下AI,从车企采购的角度如何应对闻泰科技的危机:

第一步:确认影响,评估供应风险

识别受影响的物料:立即组织团队梳理所有含有安世半导体的物料清单(BOM)。要特别关注车规级MOSFET、二极管/三极管、逻辑芯片这些安世的核心产品。

评估库存与在途量:精准核查中央仓库、生产线边仓及在途订单中的上述物料库存,精确计算还能支撑生产的天数。

与闻泰官方沟通:主动联系闻泰科技,了解其中国区的运营状况。闻泰方面已表示正在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以确保国内客户的供应。获取其最新的供货能力、交期和付款方式的变化信息。

第二步:稳定短期供应,保障生产

内部协调,分配资源:与生产、计划部门每日一会,根据物料的紧缺程度,优先将关键物料分配给高价值、急需交付的车型。

寻源现货市场:可以谨慎地通过授权代理商或可靠的现货商采购少量急需物料,以解燃眉之急。但需注意,此时需格外防范囤货炒作和假冒伪劣风险。

第三步:启动中长期替代方案

这是化解风险最核心的一步,目标是实现供应的"多点开花"。

启动快速验证流程:

对于此前已完成验证的备选供应商,整车厂的DV(设计验证)和PV(生产验证)测试周期可缩短至3-6个月。

若原有物料已采用多供应商代码管控,且新供应商产品已获认可,甚至可以通过直接切换份额实现快速替换。

重点评估的国产替代厂商:

下表梳理了几家在国内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领域有实力的厂商,可供你参考。

厂商名称 核心优势与特点

士兰微 已通过特斯拉验证并为Model 3/Y供应主驱IGBT模块;IDM模式利于品控与成本;碳化硅(SiC) 产能布局领先。

华润微 国内功率半导体IDM龙头;车规级SiC MOSFET和高端IGBT模块已进入主流车厂验证;泛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高。

新洁能 属于华虹系,具备12英寸晶圆线成本优势;产品型号齐全,成熟度高,是比亚迪的供应商。

扬杰科技 在二极管、三极管等"小管子"领域实力强劲,验证周期相对较短,适合快速填补安世在此类大量使用的料号上的空缺。

斯达半导 国内车规级IGBT和碳化硅MOSFET模块的领军企业。

以上是AI的反应和判断。

所以这件事对友商确实是一个“利好”。

之前发几个微博研究闻泰科技,本来在考虑能不能捞一下,看样子不能捞太多,反而是友商哪里或许有更多机会。

车圈财报闻泰科技营收147亿半导体资产被冻结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千秋聊汽车啦

千秋聊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