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长表示,中美要打仗,比抗美援朝还惨烈。我们做好准备,不想打仗! 要知道,抗美援朝那时候,虽然打得苦,但战争模式其实相对简单。那时候主要是陆军在拼,武器多是枪炮、坦克、普通炸弹,美国虽然有飞机航母,但咱们靠着地形和战术,还能跟他们周旋。 可现在不一样了,武器早就换代了,不说别的,现在的导弹能精准打到几百上千公里外的目标,误差比巴掌还小,不用像以前那样靠轰炸机瞎炸。更要命的是多了 “看不见的战场”,就是现在常说的信息经济战,不用派兵上门,坐在电脑前就能黑掉对方的电力系统、银行网络,甚至物流平台,这一下就能让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 —— 家里没电、取不出钱、超市货架空了,比单纯的炮火更熬人。 而且中美现在的实力跟当年完全不同了。抗美援朝时咱们的装备差得远,连像样的空军都没多少;可现在中国有自己的航母、隐形战机,导弹能覆盖很远的范围,美国想靠军事优势快速打赢根本不可能。这就意味着一旦开打,不会是速战速决,只会拖成持久战。 美国在亚太的那些军事基地,比如日本、韩国的驻军点,离中国太近,根本藏不住,第一时间就可能被盯上。而美国要是想从本土调兵过来,光路上就得花十几天,这期间战局早就变了,拖得越久,损失越大。 更关键的是,现在全球的经济早就拧成一股绳了,中美之间尤其如此。美国超市里的衣服、家电,好多都是中国造的;中国需要的一些高端设备、农产品,也常从美国买。 真打仗了,首先断的就是这些生意。美国的农场主得哭,他们每年卖给中国的大豆、玉米能赚不少钱,一旦断了销路,粮食堆在仓库里烂掉,全家生计都成问题。中国这边的工厂要是少了美国的零件,生产线也得停,工人工资都可能发不出来。这种互相牵扯的劲儿,比当年单纯的军事对抗要复杂得多,损失也不是光算军费就能算清的。 再说说美国为啥 “做好准备”。这其实是种威慑,跟人吵架时攥紧拳头一个意思 —— 不是真要动手,是想让对方别轻举妄动。美国在亚太布了不少兵力,又是派航母过来晃悠,又是跟日本、韩国搞联合军演,就是想摆出 “我有底气” 的样子,逼着中国在一些问题上让步。而且他们得给盟友看,要是显得没准备,日本、澳大利亚这些跟着美国的国家可能就慌了,不敢再跟它站一边。但这 “准备” 更多是摆姿态,真要动真格的,他们自己也犯怵。 核心原因还是 “不想打仗”,因为代价太大,美国根本扛不住。先算经济账,美国现在本身就一堆麻烦:通胀没降下来,老百姓买东西贵得头疼;国债都堆到三十多万亿美元了,每年光还利息就得花一万多亿美元。 要是再打仗,军费得翻好几倍,钱从哪儿来?要么加税,要么借更多债,不管哪种,最后都得老百姓买单,到时候国内肯定得乱。之前美国跟别的国家小打小闹,都花了几万亿美元,跟中国这样的大国打,那开销简直是个无底洞。 还有美国的那些盟友,嘴上喊得凶,真要让他们掺和中美战争,没一个愿意的。日本、韩国离得近,真打起来他们的国土可能先遭殃,肯定躲得远远的;欧洲那些国家,自己经济都不景气,还得靠跟中国做贸易赚钱,更不会跟着美国蹚浑水。当年抗美援朝时美国还有十几个国家跟着 “联合国军”,现在想凑齐帮手都难,单打独斗的风险太大,美国心里门儿清。 更别说还有核武器这个 “终极底线”。中美都是有核国家,真把对方逼急了,后果不堪设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当年抗美援朝没涉及核武器,现在这根弦谁都不敢松,一旦擦枪走火,那就是全人类的灾难,美国再横也不敢冒这个险。 所以把这些串起来看就明白了,正因为现代武器更致命、战争牵扯经济民生、中美实力相当难分胜负,所以才会 “比抗美援朝还惨烈”;也正因为惨烈的代价美国承受不起 —— 经济要崩、国内要乱、盟友靠不住、还有核风险,所以才会摆出 “做好准备” 的样子威慑,心里却压根 “不想打仗”。 说白了,美国防长这话就是算清账后的表态:既要吓唬人,又怕真动手。现在的世界早不是谁拳头硬谁说了算的时代了,互相依存着,打起来没有赢家,这才是最实在的道理。
中美开战,中国沿海被炸咋整?戴旭上校一句话让大伙安心:中美真打起来,美国能把中国
【19评论】【12点赞】
ILNBA
打,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