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评论员蔡正元博士说,“台湾的上层社会人士70%都拥有美国绿卡和护照,台湾统一

史鉴奇谈 2025-10-20 14:03:51

台湾评论员蔡正元博士说,“台湾的上层社会人士70%都拥有美国绿卡和护照,台湾统一后,要去美国化,但去美国化是最难的。”   台湾政坛与美国之间的特殊关联,确实是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这种联系不是一天形成的,得从几十年前说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开始通过援助和渗透影响台湾社会,大批台湾学子赴美留学,其中不少人顺势拿到了绿卡甚至护照。这股风潮在政治精英中尤为明显,台湾政坛两大阵营的许多高层人物都有留美背景,有些人至今仍与美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绿卡和国籍问题在台湾政坛曾多次引发风波。2008年选举时,谢长廷突袭公布马英九的绿卡信息,差点重创选情。更耐人寻味的是,国民党大佬赵少康曾公开表示自己至今还在领取美国公司的退休金。这些现象让人不禁思考台湾政治人物与美国之间究竟有多深的绑定。   民进党执政后,这种亲美态势更加明显。他们不仅在国际政策上完全倒向美国,在岛内还塑造出一种“唯美是从”的氛围。这种氛围如此强烈,以至于赖清德会板着脸训斥民众“不可以疑美”。当美国施加关税压力时,竟有人提议“台湾就是应该给美国送钱”。   美国对台湾的操控历史悠久。早在1949年,美国就试图阻止蒋介石退守台湾,策划“台湾自立”。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并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为其行为找借口。这些历史事件显示美国长期将台湾视为其战略棋子。   这种深层绑定不仅体现在政治上,更渗透到台湾社会价值观中。岛内不少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思维方式已不自觉地陷入“美国中心主义”的框架。他们言必称美国,甚至以“精神美国人”自居。这种思想侵蚀使得台湾社会难以摆脱对美国的精神依赖。   美国非常擅长利用台湾的内部矛盾。1950年代,美国曾试图推动“两个中国”方案。当前,特朗普政府以交易方式对待台湾,在关税和军售问题上对台湾予取予求。这种关系本质上是极不平衡的。   台湾社会因此出现了一种扭曲的等级观念。前国民党“立委”蔡正元曾指出,“绿色造神运动”创造了“台湾种姓制度”,将台湾人分为高级和低级两种。高级台湾人拿美国护照和绿卡,享受特殊待遇;低级台湾人则备受歧视。这种划分深刻反映了台湾社会美国化程度的差异。   面对美国压力,台湾的应对空间其实相当有限。从李登辉时代开始,台湾领导人无论党派背景都难以摆脱亲美路线。美国则根据自身利益需要,随时可能调整对台政策,台湾随时可能从“棋子”变成“弃子”。这种不确定性让台湾处于被动地位。   两岸统一后要去美国化确实面临挑战。但台湾的前途在于融入民族复兴大局而非绑定美国战车。随着东升西降趋势延续,大陆市场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挣脱美国霸权束缚台湾才能找到真正出路。   台湾社会需要认识到美国从来都是以其自身利益为优先考量。从历史到现在美国对台政策始终是其对华战略组成部分。台湾在美国眼中不过是可随意调整的棋子。唯有打破这种不对称依赖台湾才能迎来真正曙光。   美国对台湾的渗透和控制确实构成两岸统一后的重要挑战。但正如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所观察到的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有坚定的决心。这种决心结合民族复兴大势将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根本保障。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