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刚把芯片厂强制接管,东方反手就把仓库大门上锁——两大基地里的封装件一件也飞不

乐观戴恩 2025-10-20 16:06:31

欧洲刚把芯片厂强制接管,东方反手就把仓库大门上锁——两大基地里的封装件一件也飞不出了。 荷兰这套行云流水的动作,背后站着华盛顿的身影。法庭文件揭露,今年六月美国官员就向荷兰明确施压:想要豁免制裁?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CEO“必须被替换”。荷兰政府口口声声说行动“纯属巧合”,可这巧合未免太过精准——美国9月29日发布出口管制新规,荷兰9月30日就出手接管。 表面上是保护供应链,实则是赤裸裸的强取豪夺。荷兰政府一边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和运营,一边暂停中方CEO职务,将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彻底剥夺了中方股东的治理权。他们给出的理由含糊其辞,所谓的“严重治理缺陷”却拿不出任何细节证据。 中国的反击精准而迅速。商务部一纸出口管制令,直接命中安世半导体的命脉——其广东基地占地8万平方米的封装测试工厂。这里生产的分立器件、功率MOSFETs正是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的关键元件。 安世半导体的库存危机已经拉响警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透露,现有芯片库存仅能维持几周。一旦库存耗尽,全球汽车生产线可能陷入停滞。安世半导体2024年约60%的收入来自汽车行业,其芯片控制着车辆的开关和方向盘等基础功能。 大众汽车紧急成立工作组评估风险,博世公司也在积极寻找替代方案。可惜转换供应商谈何容易,从寻找、验证到量产,至少需要数月时间。 这场博弈远不止于商业层面。它暴露了一些国家在大国竞争中的短视——既想从技术合作中获益,又妄图在政治上选边站队。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戈麦斯警告,中国的反制可能扩大到整个欧洲半导体行业。 安世事件给所有出海中国企敲响了警钟。曾经我们相信市场规则至上,如今地缘政治却能轻易改写商业逻辑。面对日益严苛的海外审查,中资企业需要从“收购控制”转向“技术共生”,通过联合研发、专利交叉授权等更灵活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深圳国资委控股的新凯来旗下公司研发的浸没式深紫外光刻机已进入中芯国际测试阶段,这意味着我们在28纳米制程关键设备上正逐步实现自主可控。 仓库大门上锁,锁住的不只是数亿美元的晶圆和封装件,更是对公平贸易的期待。当荷兰官员连夜与中国部委磋商豁免时,他们应该明白:选择对抗,只会两头落空;选择合作,才能互利共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乐观戴恩

乐观戴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