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20 17:35:36

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表示,前线最缺的是人,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缺不缺人的事儿,而是人快打光了! 那名乌军女兵接受采访时说的“人快打光了”,可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而是前线最真实的处境,从伤亡数字到人口流失,再到征兵乱象,每一环都在往“没人可用”的死胡同里钻。 俄乌冲突刚满千日时联合国统计的3.9万平民伤亡,在军人损失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泽连斯基曾说过乌军阵亡3.1万人,但这数字连美国官员都不信,私下估算光死亡就得近7万,受伤更是10万往上。 更狠的是俄罗斯黑客扒出的乌军机密数据,说从冲突开始到现在,乌军阵亡加失踪的军人已经高达172万,2025年才过了大半年,阵亡数就飙到62.1万,年底说不定能逼近70万。 要知道乌军满打满算也就扩军到100万,172万的损失相当于给这支军队做了两次全身换血,能扛枪的年轻人早就被榨得没剩多少了。 更别提现代战争里伤员通常是阵亡人数的2到3倍,172万背后是三四百万伤员,这些人要么彻底失去战斗力,要么得养很久才能归队,前线根本等不起。 人口基数的崩塌更是把兵源问题推到了绝境。2021年还有4429万常住人口的乌克兰,2023年就跌到3773万,两年跑了六百多万人,现在更是只剩3500万,十年间少了整整1000万。 这跑掉的670多万人里,90%都是妇女和儿童,符合从军年龄的男性被卡在境内没法走,等于能当兵的基数直接被拦腰砍了一刀。 更要命的是,就算有部分难民想回来,也大多是在西方混不下去的妇孺,英国农场里那些被当“现代奴隶”使唤的乌克兰劳工,就算逃出来也只能打黑工,可即便如此,符合征兵条件的男性也不敢轻易回国,回去就可能被拉去前线。 现在基辅能实际调动的人口也就2000万到2500万,172万的伤亡占比就达到了6.8%,相当于每20个乌克兰人里就有一个消失在前线,再算上伤员,每5个人里就有一个因战争负伤、阵亡或失踪,这样的人口损耗速度,再厚的家底也扛不住。 兵源不够,逃兵还在不停往外跑,更是雪上加霜。2024年前10个月,乌克兰检察官就对士兵擅离职守提起了6万起诉讼,几乎是前两年总和的两倍,有议员估计逃兵总数可能高达20万,占现役兵力的近六成。 乌军第123旅的几百名步兵干脆扔了阵地,从顿涅茨克的战场直接跑回了尼古拉耶夫的家里,回来还公开抗议,说去阵地时只给了自动步枪,承诺的150辆坦克实际只有20辆,连掩护都没有,而且打了快三年从没轮换休息过。 这些逃兵里,有的藏了起来,有的被拘留,可就算面临最高12年的监禁,也挡不住越来越多人跑路,连在波兰参加军事训练的新兵,每月都有12人趁机逃走。 前线士兵早就精疲力竭,尼古拉耶夫和扎波罗热的士兵们要么精神出了问题,要么身体垮了,就像那位叫迪马的指挥官,手下800人差不多死光伤尽,自己也被逼得麻木,坦言再回前线就绝不和部下投入感情,这样的士气别说打仗,能留住人都难。 为了填窟窿,乌克兰的征兵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抓壮丁成了常态。征兵年龄一降再降,从27岁降到25岁,后来连17岁的青少年都被纳入动员范围,还搞出“自愿入伍”的噱头,承诺给18到24岁的年轻人2.4万美元奖金和每月2900美元补助,可就算这样,愿意来的人还是少得可怜。 没办法只能降低标准,深度近视的51岁机械师被征走,带着糖尿病诊断书的中老年人成了补充兵员的主力,乌军士兵平均年龄都涨到43岁了,某旅里超过50%是45岁以上的人。 更荒唐的是征兵队的操作,外喀尔巴阡州的29岁男子阿尔腾,出门去教堂祷告时被征兵巡逻队围捕,就算拿出照顾残疾老母的证明也没用,被打一顿后还被逼着往斯洛伐克边境跑,最后家人花2000美元赎人,他自己再花1.5万美元买假证明才逃出去。 这种抓壮丁的套路逼得几十万男性躲了起来,建筑工、农民这些岗位都没人了,社会运转都受影响,可就算抓来这些人,很多人心里也不服,就像阿尔腾说的,就算被征去打仗,也不会真心卖命。 美国智库早就算过,2024年俄军已经占领了2700平方公里土地,是前一年的好几倍,乌军防线越来越薄弱,核心原因就是补充的士兵数量根本跟不上损失速度。 现在的乌克兰,就陷入了“死伤越多越要征兵,越强制征兵越多人想逃,逃的人越多越缺人”的死循环,无人机、炮弹这些装备固然重要,可没有活人去操作、去扛枪,再先进的武器也只是一堆废铁。 那位女兵说的“人快打光了”,不是抱怨,而是戳破了最残酷的现实,当能当兵的人越打越少,连抓壮丁都抓不到合适的,前线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0 阅读:1842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