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小吃摊夫妻碎了!她曾多给勺花生碎,如今为网友弃俩娃,摊儿凉了 每天上班路

忆优 2025-10-20 17:41:53

小区小吃摊夫妻碎了!她曾多给勺花生碎,如今为网友弃俩娃,摊儿凉了 每天上班路过小区东门,那股油条香总勾着我停下脚步——男的揉面像玩杂技,面团在手里翻个身就光滑筋道;女的嗓门亮得能穿透早高峰,递凉皮时多舀一勺花生碎,连我家狗路过,都能蹭到她随手扔的小油条渣。可谁能想到,俩月功夫,这让全小区念着“实在”的小夫妻,就散了,散得还挺让人心堵。 一、以前的摊儿:面人、零钱和“俺家娃最乖” 我第一次留意这摊儿,是被小女儿的笑声勾住的。那娃刚到妈妈腰那么高,总揪着女的衣角,伸着小胖手要爸爸捏面人。男的炸油条间隙,手指沾点面粉,三捏两捏就是只小兔子,还会用红豆当眼睛,孩子咯咯笑的声音,比油条出锅的“滋啦”声还脆。 大女儿更招人疼,上二年级的小丫头,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就来帮工。有次我给10块买两根油条,她小手攥着硬币数半天,脆生生喊“阿姨找您7块5”,连钢镚儿都码得整整齐齐。女的一边装油条一边笑,嗓门透着骄傲:“俺家娃懂事,比她爸强,以后准有出息!” 男的确实话少,额头上的汗从来没干过,炸油条、调凉皮调料,动作一气呵成,像台精准的小机器。有次下雨,铁皮棚漏了点雨,他怕淋着面团,愣是把自己外套脱下来盖在面盆上,自己肩膀淋得湿透。女的看见,嘴上骂“你傻啊”,手里却赶紧找塑料布帮他搭棚子,那股子嫌弃又心疼的劲儿,比偶像剧还真。 那时候这摊儿就是小区的“早市C位”,上班的、送孩子的,都爱往这儿凑。张阿姨说“他家油条发得好,不噎人”,李叔说“女的热乎,多给张纸巾都暖心”,连物业大爷都常来蹭杯豆浆,说“这俩口子,看着就踏实”。 二、变了的她:手机、甜笑和“别烦我” 大概两个月前,这摊儿的热气就有点飘了。 最先发现不对的是张阿姨,她买豆浆时跟我嘀咕:“以前女的手不停,现在总抱着手机站边上,喊她递个袋子都半天没反应。”我后来留意了下,还真是——女的不再围着摊儿转,总站在铁皮棚角落,头埋在手机屏幕里,嘴角还挂着笑。那笑跟平时对客人的不一样,不是爽朗的咧嘴笑,是抿着嘴、眼睛亮闪闪的甜笑,透着股陌生劲儿,像小姑娘偷偷看心上人似的。 有次我排队买凉皮,正好听见男的小声问她:“又跟谁聊天呢,这么入迷?”女的没抬头,手指还在屏幕上飞快敲着,过了好一会儿才白他一眼:“你管那么多干啥?”男的没再说话,低头继续调调料,额头上的汗好像比平时更多了,动作也慢了半拍。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对孩子的态度。以前小女儿拉她衣角要抱,她总会笑着把孩子举起来,现在却不耐烦挥挥手:“别烦我,自己玩去!”大女儿帮着收零钱时算错了数,她也不再夸“懂事”,反而皱着眉说“你咋这么笨”。有次小女儿伸手去够她手机,她手一甩,孩子差点摔倒,男的赶紧扶住,想说什么,最后也只是叹了口气。 三、摊儿凉了:离婚、弃娃和“再也没回头” 再后来,摊儿就时开时不开了。有天早上我路过,看见男的一个人守着空摊,揉面的动作慢了不少,额角的汗还在,却没了往日的利落。邻居凑过来小声说:“女的要离婚,网上认识个男的,聊了俩月就铁了心要走。” 我当时还不信,直到看见男的跟媒人蹲在路边抽烟。媒人劝他:“要不你再说说,俩孩子呢!”男的闷声说:“说了,我说一人一个,她跟我说‘一个我也不要’。”这话刚落,他就红了眼,赶紧别过头去。 女的走的那天,我正好下班路过。大女儿追在她身后哭“妈妈别走”,小女儿抱着她腿不撒手,她却掰开孩子的手,拎着行李箱头也没回。男的抱着俩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孩子,站在空荡荡的铁皮棚前,像被抽走了魂。 现在偶尔还能看见男的出摊,只是身边没了女的身影,俩孩子也没再来。炸油条的油还是热的,可少了那句“多放辣不”的吆喝,少了孩子的笑声,连油条的味儿,都好像淡了点。有人说她心狠,俩孩子说扔就扔;也有人叹她糊涂,网上的甜言蜜语,哪抵得过朝夕相处的踏实? 最后想说,其实过日子就像炸油条,得慢慢揉、好好炸,才能外酥里嫩;光盯着手机里的“糖”,忘了手里的面,最后啥也捞不着。这小区东门的铁皮棚还在,只是那股子让人暖心的热气,怕是难回来了。 花生碎饼

0 阅读:120
忆优

忆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