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对涉及荷兰ASML光刻机的核心原材料、设备和关键企业启动最严格的出口限制

亨克孤独 2025-10-21 12:27:39

中国正式对涉及荷兰ASML光刻机的核心原材料、设备和关键企业启动最严格的出口限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拉架子,而是“动真格”了。   关键就在于中国掐住了产业链最基础的“命门”——稀土,以及配套的核心材料,而这些恰恰是ASML这类巨头绕不开的死穴。   ASML的光刻机,尤其是能制造7nm以上芯片的高精度设备,浑身上下都离不开稀土。以EUV光刻机为例,其光源系统中的反射极紫外光靶材需要稀土金属钇,驱动光源的驱动器要用到稀土金属铥。   核心光学镜头必须掺入稀土金属镧,才能保证高质量的透光率和折射率,确保光路精度。而精密运动平台的磁悬浮工作台,更是依赖稀土永磁体实现纳米级定位,其中关键材料钕的全球供应量超90%来自中国。   中国2025年10月9日实施的稀土出口新规明确,含0.1%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出口需经审批。这直接击中ASML供应链的要害。   据业内测算ASML库存的稀土磁体仅能维持8周生产,一旦供应中断,其EUV光刻机月产能可能下降15-20台,年损失最高达43亿欧元。   更棘手的是,ASML规划的马来西亚稀土加工工厂要到2027年才能投产,这两年多的空档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   面对中国的反制,ASML及其供应商陷入两难。德国蔡司作为核心镜片供应商,虽面临美国施压,仍以“遵守德国法律”为由拒绝中断对华供货,因为中国市场占其营收的重要份额。荷兰本土材料商则通过物流绕路、合同加密等方式,试图规避管制。   这种“合规性消耗战”让ASML的交付周期从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客户不得不提前囤积旧型号设备。   而荷兰政府虽表面配合美国对华出口限制,但实际行动却充满矛盾。   一方面,荷兰将多数ASML对华销售排除在双用货物出口数据统计之外,简化行政流程以间接松绑;另一方面,其经济大臣又紧急求见中方官员,试图化解因安世半导体事件引发的产业链危机。   反观中国的反制策略并非单纯限制出口,而是通过“审批制”实现精准打击。企业仍可申请许可证,但需补充12项技术用途说明,审批流程变得“异常谨慎”。这种柔性策略既避免了全面禁运的舆论压力,又让ASML及其供应商陷入“合规性泥潭”。   与此同时,中国在光刻胶、光学镜头等配套材料领域加速自主化。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的聚碲氧烷EUV光刻胶,曝光剂量比日本主流产品低47.6%,已进入量产验证阶段。   美国虽试图通过稀土回收技术摆脱依赖,但莱斯大学的“闪速焦耳加热-氯化”技术尚未实现产业化,且面临处理量扩大后的效率下降问题。美洲稀土公司的稀土精矿提纯项目,轻稀土纯度仅96.4%,远低于中国的99.9999%标准。更关键的是,美国缺乏从开采到精炼的完整产业链,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的产能。   这场稀土博弈的本质,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构。中国通过掌控“工业维生素”的供应,打破了美国“技术封锁”的如意算盘。ASML曾以为垄断光刻机技术就能卡住中国脖子,却没想到中国用稀土这招“七伤拳”,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让西方精密制造体系陷入混乱。   如今,ASML陷入两难:继续依赖中国稀土,可能触发美国制裁;转向替代来源,又面临技术和成本瓶颈。而中国则通过“反制+自主创新”的组合拳,逐步构建起不被“卡脖子”的半导体生态。这场较量的最终胜负,或许就取决于谁能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率先突破技术和供应链的双重壁垒。   来源:环球网 【商务部公告2025第62号 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0 阅读:301

猜你喜欢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