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不简单。郑丽文刚成功当选,本以为她会收敛锋芒,过渡一阵子,没想到专访时,她毫不避讳称:赴陆交流当然要。主持人追问,会不会担心被贴标签或者法办,郑丽文直接来一句,怕就不出来混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心里装的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事儿,抱负大着呢,做事也透着股狠劲。 她在专访里说,只要能让两岸好好坐下来谈和平、搞合作,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她都愿意见;不管要做什么事,她都愿意去尝试。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想起她的过往。 她最早可不是现在这个党派的,一开始是在民进党那边起步的。 后来不知道是看清了什么,还是有了新的想法,她转身加入了国民党。 早几年她还在做电视节目的时候,说过一句特别明确的话。 当时她对着镜头,清清楚楚地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大陆在行使管辖权”。 这话放到现在看,比很多嘴上喊着“两岸一家”却含糊其辞的人,实在多了。 现在她刚当选,就敢把“赴陆交流”摆到台面上说,还不怕别人说三道四,这份胆子不是谁都有。 要知道在台湾的政治圈子里,稍微提一句跟大陆相关的正面交流,就可能被人扣上各种帽子。 之前不少人就是因为敢说真话、敢提两岸合作,被对手恶意攻击,最后连工作都受影响。 可郑丽文好像一点没把这些顾虑放在眼里,该说的话一句没藏着。 她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两岸之间最该做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想朝着哪个方向走。 从她早年在电视上亮明立场,到后来从民进党转到国民党,再到现在刚当选就放话要赴陆交流,能看出来她的想法一直很连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才说这些话。 她清楚两岸只有和平合作,才能有好日子过,也明白自己作为公众人物,该扛起什么样的责任。 现在台湾不少政治人物,要么是顺着民粹的话说,不敢提真正对两岸有利的事;要么就是嘴上一套背后一套,把“两岸议题”当成拉选票的工具。 郑丽文不一样,她敢把“推动两岸和平合作”当成自己的目标说出来,还敢说“什么人都愿意见,什么都愿意做”,这份坦诚在当下的环境里,确实少见。 有人可能会觉得她刚当选就这么高调,会不会太急了。 可反过来想,要是连说都不敢说,连尝试都不敢尝试,又怎么能指望真的推动两岸关系往前走呢? 她那句“怕就不出来混了”,听着像句狠话,其实也透着她的决心——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没打算畏首畏尾。 早年间她在电视节目里明确表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就已经能看出她对两岸关系的基本立场。 现在她有了新的身份,更没打算把这份立场藏起来,反而想借着新的身份,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 这种从一而终的态度,比那些见风使舵的人,更让人觉得靠谱。 现在两岸之间,最缺的就是敢站出来说真话、敢主动往前走的人。 很多人都被“怕被贴标签”“怕惹麻烦”的想法捆住了手脚,明明知道和平合作是对大家都好的事,却不敢迈出第一步。 郑丽文敢这么说、敢这么做,不管最后能做成多少事,至少这份勇气,就比不少躲在后面的人强。 她也知道,真要推动两岸和平合作,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会有不少人出来反对。 可她在专访里没提这些困难,反而把重点放在“愿意做”上,这份务实的态度,也让人看到了一点不一样的可能。 毕竟两岸关系要往前走,不能只靠嘴上说说,得有人真的去行动,真的去对接,真的去解决问题。 郑丽文现在把话放出来,也是在给外界一个信号:她想做那个主动行动的人。 从她的过往经历来看,她不是个只会说漂亮话的人。 早年从民进党转到国民党,就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在政治圈子里,“换党派”往往会引来很多非议。 可她还是做了,因为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哪个方向才是对的。 现在她刚当选就表态要赴陆交流,也是延续了她一贯的风格——想清楚了就做,不犹豫,不退缩。 可能有人会质疑她,说她只是为了博眼球,为了接下来的政治生涯铺路。 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她至少把“推动两岸和平合作”这句话说在了明面上,至少表达了愿意赴陆交流的态度。 比起那些连这句话都不敢说的人,她已经走在了前面。 而且她早年在电视节目里说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也不是随口说说的场面话,那是她对两岸关系的基本认知,是她立场的体现。 有了这个基本认知,她接下来想推动的两岸和平合作,才不是空中楼阁,才有真正的基础。 现在大家都在看着她,想知道她接下来会不会真的行动,会不会真的去大陆交流,会不会真的为两岸合作做些实事。 她自己也应该清楚,光说不练没用,得拿出实际行动来。 不过从她专访里的态度来看,她好像已经做好了准备,没打算因为别人的质疑或者担心,就停下脚步。 毕竟她说了,“怕就不出来混了”。 这句话里的底气,不是凭空来的,是来自她对自己立场的坚定,来自她对两岸和平合作的信心,也来自她想做事的决心。
这个女人不简单。郑丽文刚成功当选,本以为她会收敛锋芒,过渡一阵子,没想到专访时,
史鉴奇谈
2025-10-21 14:04:45
0
阅读:594
高山优雅布谷鸟
如果真的能和平统一,郑丽文很可能不是台湾省长,应该是中国国民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