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谁更受伤?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再次挥舞,却砸疼了美国自己的股市。 美东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这一措施叠加在现有关税基础上,使总关税水平达到**130%或更高。 消息一出,美国三大股指瞬间下挫,三分钟内市值蒸发7000亿美元,科技股七大巨头一夜市值缩水约5万亿美元。 美方突然发难:特朗普此次关税威胁,官方理由是“反击中国收紧稀土出口规定的举措”。 实际上,中国对稀土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理,是完善监管体系的正常举措,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在宣布关税决定时,特朗普还一度暗示可能取消原定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的重要双边会晤。 然而,强硬立场仅维持不到八小时,美方态度就出现明显转变。 特朗普很快改口,重申与中方保持良好工作关系,承诺按计划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并期待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对话。 中方沉着应对:面对美方的威胁,中方反应冷静而坚定。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中国的反制措施不是情绪化的,而是制度化、法治化的。商务部指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数据显示,美国的出口管制清单高达3000多项,而中国仅900余项。 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指出,中国的底气在于经济增长。中国拥有完整供应链体系、庞大的内需市场及更稳健的政策调控能力。 贸易多元化见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整体出口规模并未实质性下降。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贸易伙伴多元化策略**的成功实施。专家指出,在“转出口效应”持续发酵背景下,中国对欧盟、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仍保持高增势头。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观察到,今年首7个月,中国是全球166个国家或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上年同期增加14个。 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出口韧性的重要支撑。 经济韧性足:中银证券曾估算,若美国加征的54%关税全部由中国出口商承担,将影响中国GDP增速下降约1.5个百分点。 但该机构同时指出,中国宏观政策能够对冲关税冲击。 通过提振内需,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贸易摩擦的冲击。 瑞银投资银行高级亚洲及中国经济学家邓维慎判断,中国出口增长仍会保持强韧,2025年全年中国出口有望实现正增长。 纵观这场贸易风波,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犹如一柄双刃剑,刚一挥出就令美国股市哀鸿遍野。 而中国则通过贸易伙伴多元化和稳健的宏观政策,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 正如专家所言,“今天中美博弈,早已不是单边威慑,而是对等角力。谁更冷静、谁更有耐力,谁就能掌握主动”。
果不其然特朗普正式表态了!特朗普:如果我国不进口美国大豆,放宽稀土出口,美国
【105评论】【8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