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瑜现在可能非常后悔。 10月17日,“立法院长”韩国瑜还在新北市三芝区的茭白笋节上化身“卖菜郎”,和一众蓝营民代热热闹闹推广农产,笑着说“卖茭白笋像卖钻石”,强调要帮农民拓展销路。 可仅仅一天后,10月18日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出炉,郑丽文以微弱优势胜出,这场看似无关的农产宣传,反倒成了韩国瑜当下处境的微妙注脚。 他最擅长的民生牌,正在被郑丽文用更精准的两岸路线接住,而自己此前的决策失误,正慢慢显露出代价。 韩国瑜的后悔,根源在他当初对郑丽文的态度上。9月底郑丽文竞争党主席最关键的阶段,曾专程带着两岸政策草案拜访他,明确提出“党务和立法要拧成一股绳”。 可韩国瑜始终没松口支持,反而在9月21日高调会见另一位候选人郝龙斌,那场会面被外界直接解读为“站队”信号。 当时他算的是笔“人情账”:2018年自己能拿下高雄市长,郝龙斌是第一个公开站台的大佬,这份情谊在国民党派系里分量不轻。 更现实的是,他刚以微弱优势坐稳“立法院长”,郝龙斌背后的军系力量是他推动法案的重要支撑,支持郝龙斌似乎能稳保立法院的主导权。 可他没算到,国民党的“铁票仓”早就变了天。一直被视为传统势力核心的黄复兴党部,原本被认为会力挺郝龙斌,结果却大举动员退伍军人支持郑丽文,连陆军官校校友总会都达成一致意见帮她拉票。 更关键的是马英九、洪秀柱这两位大佬的态度,马英九直接送郑丽文“世代接棒、同行致远”的墨宝,等于公开认可她的接班人地位。 这些力量的转向,本质是党内对“改革”的迫切需求,73岁的郝龙斌代表的“老人政治”,已经抓不住年轻党员的心,而郑丽文跑到夜市和摊贩聊天、跟青年党员直播对话的打法,正好戳中了痛点。 最终郑丽文赢的不到2000票里,1500票来自35岁以下党员,这些人里不少曾是2018年韩国瑜“庶民政治”的支持者。 更让韩国瑜被动的是,他最看重的民生领域,正在被郑丽文抢占先机。作为前北农总经理,韩国瑜一直以“懂农业、帮农民”自居,这次茭白笋节上还强调要帮农渔拓展通路,可实际行动上却慢了半拍。 反观郑丽文,当选第二天就带着青年团直播卖台东释迦,当场连线厦门批发商拍板“承认九二共识就签500吨订单”,还计划在高雄、台南设“两岸民生服务站”,专门对接大陆市场。 这些动作精准踩中了台农的痛点,民进党执政下,凤梨、释迦多次输陆受阻,台东释迦种植面积都从3300公顷降到了2800公顷,农民早就盼着有人能打通大陆销路。 郑丽文这招“用民生突破政治壁垒”,恰恰是韩国瑜早年的拿手好戏,如今却成了对方的加分项。 韩国瑜的决策失误,还藏在对党内权力逻辑的误判里。他以为支持郝龙斌能巩固立法院权力,却忘了国民党“以党辅政”的老规矩。 党务系统掌握着立委提名权,党主席对议员的动员力远超过“立法院长”。 郑丽文坐稳党主席后,黄复兴党部已经明确表态“党务配合党主席方向”,这意味着韩国瑜再想推动法案,绕不开党务系统的协调。 前几天他牵头的一项农产品出口法案差点卡壳,虽没明确说原因,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没有党主席点头,原本支持他的军系议员态度也开始微妙起来。 这种“立法要看党务脸色”的局面,正是他当初回避郑丽文埋下的隐患。 现在再看韩国瑜的处境,尴尬得很。他想继续打民生牌,可郑丽文已经靠着两岸农产品合作抢了风头;想巩固立法院权力,又得主动找郑丽文协调党务关系。 有消息说他办公室已经联系郑丽文,想邀她来立法院开协调会,可对方只回了句“等党内改革方案定了再说”。 这种微妙的疏离,恰恰说明当初的沉默已经造成了隔阂。他错失的不是一个支持谁的机会,而是看懂党内趋势的眼光。 国民党早就不是靠派系人情就能稳坐钓鱼台的地方,抓得住“两岸和平”和“基层需求”,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参考资料:韩国瑜再度化身卖菜郎,不忘提醒要让台湾民众过好日子 2025-10-17 17:33·海峡导报 宣示让台湾同胞自信说“我是中国人” 外媒聚焦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2025-10-21 13:24·中国网
韩国瑜现在可能非常后悔。 10月17日,“立法院长”韩国瑜还在新北市三芝区的
波览历史
2025-10-22 10:54:17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