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元帅对伟人的评价太准确了,太重要了。贺龙说,毛主席在,军心就稳,保护毛主席的安全,比打赢十场仗还重要,毛主席就是定海神针。 说起贺龙元帅对毛泽东主席的这份评价,搁在当下听来还是那么有分量。贺龙这人,从旧军队里杀出来的硬汉子,一辈子打仗摸爬滚打,亲眼见过队伍没主心骨时那股子乱劲儿,也尝过有了方向后翻盘的滋味。他那句“毛主席就是定海神针”,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用半辈子血汗换来的实打实心得。搁谁听了,都得服气,因为这不光是个人感慨,更是革命队伍里一条铁律:核心稳了,军心就稳了,整个大局才能不散架。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搞清党,贺龙二话不说站队共产党,9月参加南昌起义,当总指挥。起义军两万多人,拿下南昌城,可国民党反扑快,部队南撤到广东,剩九十来人,饿肚子是家常便饭。贺龙刚入党没多久,那时候他就明白,光靠一股子血性不行,得有正确的路子带队。1928年,他回湘西搞桑植起义,拉起工农革命军,攻占县城,队伍一度壮大。可国民党围剿猛,起义三起三落,贺龙亲族109人丢了命,包括堂弟贺锦斋。部队一会儿占城一会儿撤,缺粮少弹,重组好几回,这让他看清了:一支队伍没稳当的领导核心,血勇有余,章法不足,早晚得栽跟头。 贺龙的这份评价,为什么这么准?因为他从旧军队的迷茫,到革命队伍的试错,再到长征、抗日的实战,全都亲历。旧军队里,他手握重兵却没方向,打仗像无头苍蝇。桑植起义时,队伍散了重组,亲人牺牲一大堆,让他明白光有血性不够,得有统揽全局的头儿。长征乌蒙山一战,方向对了,奇迹就出来了。甘孜会师,他顶住分裂压力,保住中央权威。抗日时,守晋西北就是守延安,间接护核心安全。解放后,他把精力投国防和民生,继续为大局出力。这一路走来,贺龙见识过没核心的乱象,也尝过有方向的稳当,他的话不是书本道理,是战场上熬出来的。搁现在看,这评价还管用:队伍有主心骨,啥难关都过得去;丢了方向,再猛也白搭。 贺龙的经历告诉咱们,革命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得靠集体智慧,尤其是核心领导来定调子。毛泽东不是啥都亲力亲为,但他指路凝心,让大家知道跟着谁、往哪走。贺龙把保护安全看得比赢仗重,因为安全没了,方向就歪了,整个革命前途都悬。朱德也说,贺龙对付分裂有办法,根子在认准核心不能动摇。这话搁今天,国际形势复杂,军事上更得严谨。比方说,当前中美博弈,台湾地区防务部动作频频,大陆这边稳扎稳打,核心领导作用就显出来了。贺龙的评价,像一面镜子,照出历史规律:军心稳了,队伍就硬气,国家就安稳。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7评论】【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