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现在大飞机项目,C-929大飞机是一点下文没有了,反倒是中方向俄罗斯采购20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3 14:26:28

中俄现在大飞机项目,C-929大飞机是一点下文没有了,反倒是中方向俄罗斯采购20架大飞机,伊尔-78加油机引发了关注。有可能是备战需求,不过按说中国几百架运-20、运-9、运-8运输机,为什么采购20架伊尔-78加油机,具体原因还不得而知。 从中方的角度看,2022年8月2日,俄乌战争爆发,确实是一个政治领域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标志。可不可能是替代之前进口的伊尔-78加油机,中国空军扩大机队? 中俄 C929 大飞机项目确实还在磨性子,短期内没那么快落地,反倒是 20 架伊尔 - 78 加油机的采购合同一曝光就赚足了眼球,这事儿顺着往替代旧机、扩大机队的方向琢磨,全是实打实的现实考量。 先说说替代这茬,中国空军早有伊尔 - 78 的使用底子,2011 年从乌克兰手里花 4700 万美元买下三架封存的旧机时,还被西方媒体笑称买 “冷战遗产的废铜烂铁”,可没人想到咱们把这三架锈迹斑斑的飞机拆了个底朝天,硬生生抠出 56 项关键技术,连耐高温密封材料、数字化加油控制这些核心难题都解决了,最后还催生出了运油 - 20。 但那三架老伊尔 - 78 毕竟是上世纪的产物,算到现在服役快 15 年,机身和加油系统都开始老化,就像老车开久了总得换,20 架新订单里藏着替换旧机的心思再正常不过。 再看扩大机队的需求,这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有数据摆在那儿。美国空军光加油机就有四百多架,占了全球三分之二,而中国目前手里的加油机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十几架运油 - 20,加上那几架老伊尔 - 78 和腿短的轰油 - 6,连美军零头都不到。 虽说运 - 20、运 - 9、运 - 8 这类运输机有几百架,但没有足够的加油机配套,就像有一堆跑车却没加油站,跑不远也冲不快,远程投送能力根本没法充分释放。 更关键的是运油 - 20 的产能还没彻底跟上,之前受俄制发动机限制,运 - 20 一年也就产 10 架左右,改成运油 - 20 的数量自然有限,2025 年算下来总数也才几十架,这点量要支撑起庞大的运输机群和战机编队,显然是杯水车薪。 这次选的伊尔 - 78MK-90A 是个升级款,比老型号靠谱多了。它用的 PS-90A-76 发动机,推力比老款提高 33%,油耗还降了 10%,最大起飞重量 210 吨,短距起降能力强,在亚太地区的复杂机场环境里随便折腾。 更省心的是,中国飞行员和地勤早把老伊尔 - 78 摸透了,后勤维护体系现成,新机一到手就能上手,不用花时间从零搭建保障系统,这对于要快速形成战斗力的需求来说太重要了。 2024 年中俄还签了装备数据互通备忘录,新机能通过数据链和国产战机、预警机无缝衔接,再也不是之前那种 “外挂装备”,直接能融进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里。 2022 年 2 月俄乌战争爆发后,地缘局势的变化确实让空军对加油机的需求更迫切了。现代空战里,加油机就是战斗力的 “放大器”,战机航程翻一倍,打击范围就能往外扩一圈,这时候多一架靠谱的加油机,就多一分战略主动权。 俄罗斯那边也正好能接住订单,2024 年底他们刚完成伊尔 - 78MK-90A 的生产线扩产,不光能满足自己用,还能顾上出口,比十几年前因为工厂问题交不了货的情况靠谱多了。 而且这时候下单,还能借着合作深化和俄罗斯在发动机领域的联系,顺便给国产装备研发争取点时间,毕竟运油 - 20B 虽然性能不错,但彻底量产还得等产能爬坡,短期内用伊尔 - 78 补缺口,算是非常务实的操作。 说到底,这 20 架伊尔 - 78 的采购,既是给老机队换血,也是给新机队搭架子,刚好踩在需求和现实产能的节点上,算不上什么意外之举。

0 阅读:216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