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船只下手第四天,3亿美元造船订单出炉,没“站队”中国? 刚刚,美国对

顾议史实 2025-10-23 18:43:36

对中国船只下手第四天,3亿美元造船订单出炉,没“站队”中国? 刚刚,美国对中国船舶下狠招还没满一周,法国航运巨头达飞突然把3亿美元的订单甩给了印度。   6艘LNG动力集装箱船,本该是中国船厂的“囊中之物”,却意外流向了全球市场份额还不到1%的印度科钦船厂。   这不是普通的买卖,这是在全球航运博弈里,企业在政治和成本之间找平衡,但问题来了:达飞这是在避风头,还是在“选边站”?更关键的是,这一单能撼动中国造船业的霸主地位吗?   几日前,美国拿着301调查的结果,把矛头指向了中国造船,它不是直接禁,而是绕个弯,宣布对所有中国拥有、建造、或者运营的船只,在靠岸时收取高额港口费,每吨净吨位50到140美元。   看似是“收费”,其实就是变相设限,更绝的是,美国还计划把这笔钱拿去补贴自家已经奄奄一息的造船业。   问题在于,美国造船业的全球商船建造份额只有0.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中国呢?完工量、订单量、手持订单三项全球占比都是50%以上,甚至新接订单已经占到74%。   结果还真应了那句老话,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美国港口立马出现了“大船绕行、小船拥堵”的现象,洛杉矶港口的吞吐量都预测要下降12%。   更糟的是,每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预计涨600到800美元,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的消费者。   就在制裁落地第四天,法国达飞把目光投向了印度。这3亿美元的订单落在了科钦船厂手里,立刻让市场炸了锅。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达飞是不是在疏远中国?但细看就会发现,这其实是航运公司在风险和现实之间走钢丝。   中国船便宜、技术好、交付快,但现在靠岸要交高额港口费;美国船贵得离谱,造价是中国的5倍,周期又长;那怎么办?只能找一个“中间地带”印度。   虽然印度造船业目前全球份额不到1%,成本比中韩还高出25%30%,但它胜在政治中立、舆论风险低,对于达飞这样的全球公司来说,这不是谁好谁坏的问题,而是怎么在乱局中安全穿行。   美国这次的“小动作”,并没有让中国造船乱了阵脚,相反,中国船厂的反应非常有章法。   一方面是技术突破,比如,沪东中华已经交付了全球首艘甲醇动力的14000TEU集装箱船,环保、低碳、技术含量高,这说明,中国船厂不是靠“便宜”打天下,而是靠实力说话。   另一方面是市场多元化。面对美国的限制,中国没有硬怼,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东南亚的造船出口同比增长了27%。这是一种主动出击,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更聪明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也非常精准。不是一刀切,而是只针对那些美资持股不低于25%的船舶,而且设置了不同阶段的费用,还给中国建造的船只留了豁免条款。   这种做法,一方面给对方施压,另一方面又不轻易得罪中立客户,留住市场空间,这才是“反制有度”的典范。   达飞这笔订单流向印度,确实在短期内对中韩船厂构成了挑战。但要说印度能就此“上位”,那还言之过早。   从全球造船业的格局来看,中国依然是一家独大。不仅有完整的产业链,还有不断进步的绿色船舶技术。   尤其是在LNG船领域,中国的技术积累已经开始超越韩国,2024年的订单占比已经首次突破40%,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   相比之下,印度虽然接到这笔订单,但基础设施、产能规模、技术积累都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就像临时接管个大项目,能不能按时保质交付,还是未知数。   而且,市场不是靠一单两单就能改写的,航运公司可以在个别项目上“避险”,但从长远看,谁的效率高、成本低、技术稳,谁才是最终赢家。   这场看似波澜不惊的订单转移,其实是一场全球产业链的深度博弈。美国想靠收费打压中国,结果自家港口先乱套;   法国企业不想卷入政治雷区,选择“折中”策略;而中国没有硬碰硬,而是靠实力稳住阵脚,继续扩大朋友圈。   说到底,这不是“站队”的问题,而是市场在用脚投票。对于中国造船来说,风浪再大,只要航线清晰,终究会破浪前行。 信息来源:拿到法国航运巨头3亿美元船舶订单,印度欢呼——环球网

0 阅读:4722

评论列表

胡 金豹

胡 金豹

3
2025-10-24 10:24

完全是胡编乱造,阿三有能力造LNG船?

水东流

水东流

1
2025-10-24 04:54

换阵风项目

Tyu

Tyu

2025-10-23 23:32

法国比谁都不可靠,表里不一,信它宁可信母猪会上树。

北豆

北豆

2025-10-24 04:49

法国心真大,找印度造船,就不怕拿反图纸下水即潜水吗?[滑稽笑]

用户16xxx90

用户16xxx90

2025-10-24 10:37

阿三造的船在海上航行摇着招魂铃都靠不住,该沉还得沉啊[捂脸哭]

猜你喜欢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