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情,我能笑一年。 欧盟这一巴掌扇过来,我估计他自己都懵了。前脚刚宣布,说你

宝林谈古论今 2025-10-23 18:50:43

这剧情,我能笑一年。 欧盟这一巴掌扇过来,我估计他自己都懵了。前脚刚宣布,说你们中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太牛了,不许来我们这儿投标超过500万欧的项目。后脚,咱们财政部就把公告贴出来了。 欧盟搞限制的由头听着挺唬人,说什么要“确保公平竞争”,还拿中国市场开放度说事儿。实际上呢,他们是借着IPI这个酝酿了十几年的工具第一次出手,直接把中国企业拦在500万欧元以上的公共招标项目门外,甚至规定供应商产品的中国成分不能超过50%才能中标。 可他们压根没提,过去五年中国企业对欧盟的医疗器械出口规模翻了一倍还多,要是真存在所谓的“歧视”,这增长数据哪儿来的?更讽刺的是,欧盟自己标榜的“最开放市场”,早就被他们的保护主义滤镜遮得严严实实。 有意思的是,欧盟这套说辞连自己人都未必信。要知道,欧盟市场占咱们医疗器械出口的17.6%,德国、荷兰都是前十大出口伙伴国,中国设备的性价比和技术实力在当地医院早就有口皆碑。 他们突然搞限制,说白了就是眼看中国医疗设备越来越强,怕自家企业没竞争力了,才想出这么个拦路的法子。可他们忘了,贸易博弈从来都是双向的,真当中国会任由他们拿捏? 欧盟这边刚把限制令抛出来没几天,财政部的公告就紧跟着落地了,时间掐得那叫一个准。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采购项目,直接把欧盟企业排除在外,非欧盟企业的欧盟进口成分也卡了50%的红线,连生效时间都选在7月6日,跟欧盟的限制措施形成精准对位。 更显水平的是,公告特意注明在华欧资企业不受影响,这一手既守住了原则,又没把路堵死,比欧盟的一刀切高明多了。 商务部发言人那番话算是点透了本质,中方早就通过双边对话释放过善意,可欧盟非要一意孤行筑壁垒。这就好比人家好好跟你讲道理,你偏要动手,那能怪对方还手吗? 欧盟口口声声说中国歧视他们的企业,却拿不出半点实锤,反倒是中国始终保持着开放——2023年就算整体出口下滑,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还维持在79.2亿美元,这就是最有力的回应。 说穿了,欧盟这波操作纯粹是战略误判。他们以为靠着IPI就能逼中国让步,却没掂量掂量自己的底气。中国不仅是医疗设备出口大国,更是全球最大的采购市场之一,欧盟企业早就靠着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中方划出红线,那些依赖中国订单的欧盟厂商怕是要先慌了神。之前就有数据显示,欧美持续搞贸易摩擦已经让中国对欧出口下滑,这回他们主动加码,只会让自家企业的日子更难过。 更可笑的是欧盟的双重标准。2012年就开始酝酿IPI,说是为了应对“不公平待遇”,可这么多年过去,真正被限制的却是技术实力突飞猛进的中国企业。 他们一边享受着中国出口增长带来的便利,一边又怕中国企业抢了市场,这种又想要又想拦的心态,说到底还是霸权思维在作祟。可时代早就变了,现在的中国根本不吃“单边施压”那一套。 这事儿最讽刺的地方在于,欧盟喊着“维护医疗系统稳定”的口号,实际做的却是破坏供应链的蠢事。中国医疗设备在全球供应链里的地位摆在那儿,很多欧盟医院早就习惯了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 突然断供或者换供应商,要么拉高采购成本,要么耽误医疗设备更新,最后吃亏的还是欧盟老百姓。反观中国,反制措施里特意留了“仅欧盟产品能满足需求则例外”的口子,这份分寸感跟欧盟的霸道形成了鲜明对比。 欧盟现在估计正犯嘀咕,本想给中国一个“下马威”,结果把自己架在了火上。中方的反制既合规又对等,完全站在道义和规则的制高点,他们连反驳都找不出有力的理由。商务部那句“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说得实在,既然欧盟不讲规矩,那咱们就用规矩回敬回去。 说到底,这事儿给所有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力提了个醒:现在的世界早不是谁想拿捏谁就能拿捏的。中国愿意谈,但绝不怕打,你敢划红线,我就敢对等反制。 欧盟这一巴掌没扇到别人,反倒把自己扇懵了,这剧情确实能让人笑一年。后续就看他们要不要认怂,毕竟真闹下去,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的企业和民生。

0 阅读:77
宝林谈古论今

宝林谈古论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