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被王健林给惊呆了! 在全球商业史上,能把6000亿债务熬成“快还清”的案例,真得不多见。 但71岁的王健林做到了,这场从危机爆发到逐步脱困的硬仗,他足足扛了8年,每一步都藏着让人惊叹的细节。 当年万达文旅跟迪士尼较劲的冒进,成了压垮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武汉万达电影乐园开业19个月就停业,合肥万达乐园从高调开园到被迫易主,13个文旅项目最终打包卖给融创。 债务高峰时,万达系被执行总金额超70亿,光2025年就有80亿股权被冻结,连王健林本人都经历过36小时限高令的惊魂反转。 为了还债,老王开启了“卖家底”模式,近三年卖了超200座万达广场,相当于每月就得脱手两座“印钞机”,2025年5月更是一次性打包48座换了500亿。 北京总部大楼、海外资产全清了,连私人飞机都卖了,自己带头降薪,却把15万员工的工资看得比什么都重。 有前员工家属说,哪怕公司风雨飘摇,工资从没晚发过一天,更没搞过裁员降薪。 但比还债数字更让我震惊的,是他守住的三条底线:不烂尾、不欠薪、不转移资产。 这在全球企业危机中都堪称异类,对比有些企业家在债务爆雷前转移百亿资产,王健林连投入23亿的丹寨扶贫项目都没舍得卖,每年5000万扶贫基金从未断供。 对打工人来说,企业难的时候不卸磨杀驴,比平时画的大饼靠谱一万倍。 当年喊着“迪士尼20年不盈利”的豪言,本质是步子迈得太大。 文旅项目动辄百亿投资,却没摸透运营逻辑,最终成了拖累。 但他的自救没有走捷径,没有躺平破产,没有牺牲员工,而是靠剥离重资产、引入战投,硬生生把负债率从90%拉回65%。如今350亿的年租金收入,成了他还债的底气。 王健林最厉害的不是曾经的首富光环,而是跌落时的体面。 71岁本该含饴弄孙的年纪,他还在天天盯账本到后半夜,只为守住对员工的承诺。 这种“扛事不逃责”的劲儿,比赚多少钱都珍贵。 你觉得老王这8年的坚持值得佩服吗?如果企业遇到危机,你最看重老板守住什么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