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梅子回到广西,我忍了 看到小英子,拿甘蔗急回四川看孩子我也忍了 可是看到阿乐开货拉拉车帮忙拉甘蔗,我实在忍不住了 前几天刷到梅子回广西的视频,本来以为就是普通乡村日常,结果评论区直接炸了——一半人说“阿乐肯定开货拉拉去帮忙,之前都帮过好多次”,另一半人怼“你懂啥?货拉拉是营运车,私用带货违规!” 我看得一脸懵,说真的,这事儿要是搁我身上,我都得纠结死。 梅子这次带了大哥和海娃,目标明确去百色卖甘蔗,还提前查了当地市价和摊位,看着挺靠谱。但阿乐的货拉拉成了最大悬念——毕竟他开这个车吃饭,要是帮梅子拉甘蔗没走平台订单,万一被查了咋办?我之前就犯过类似的错,朋友开水果店让我用货拉拉帮他运批橙子,本来想帮衬一把,后来发现平台规则里没说“亲友帮忙算不算违规”,吓得我赶紧找平台客服问,结果客服也模棱两可,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你说这事儿闹的,想帮人还怕踩坑,郁闷不? 英子急着回四川带娃,砍了自家甘蔗准备带回去,说给孩子吃“巴适”,结果英妈和大哥直接挖了几十斤木薯塞给她。哎呀妈呀,几十斤木薯再加甘蔗,拎着赶高铁不得累崩溃?我上次帮我妈带老家的红薯回城里,就十斤不到,拎着走几步胳膊就酸了,更别说几十斤了! 本来以为这就是普通的家人暖心,后来一想不对——英子赶时间,这么多东西要是超重,补运费是小事,耽误上车可就麻烦了。别人常说,家人的爱都藏在“多带点”里,但有时候“多带点”也能变成甜蜜的负担。我妈之前也是,每次我返程都塞一堆东西,我说带不动,她还说“慢慢拎,又不着急”,最后我只能硬着头皮扛,你说这能咋办? 看评论区的时候,我真觉得网友比视频还精彩。有个纳溪的网友说“我和四哥一个地方的”,求梅子卖点黑皮甘蔗尾,想自己栽。说真的,我之前也干过类似的事,在网上刷到老乡卖辣椒苗,赶紧留言求帮带,就因为“同乡”俩字觉得亲切,最后还真搞掂了,现在家里辣椒长得可好了。 还有个网友说自己门牙是补的,不敢吃硬的,啃甘蔗想都别想。这不就是我本人吗?去年补了两颗门牙,医生说别啃坚果、别咬硬东西,结果看到别人吃甘蔗,只能眼睁睁看着,馋得不行还不敢动。你说这人要是没好牙,连吃个喜欢的东西都费劲,多没意思啊! 说实话,阿乐这事儿最让我困惑——帮亲友忙是人情,平台规则是规矩,俩放一块儿就拧巴了。货拉拉说“不能用营运车搞非平台经营性运输”,可“亲友帮忙带货”算不算“经营性”?没人说清楚。要是阿乐真去了,平台没追责,那还好;要是追责,罚款事小,账号被封了可就砸了饭碗。 我之前看隔壁小区有人开网约车,帮朋友送东西没收钱,结果被平台判定“违规接单”,扣了分还罚了款,他去找平台申诉,平台说“无法证明是亲友帮忙”,最后只能认栽。你说这冤不冤?别人常说,凡事要讲个理,但有时候理是理,情是情,真不好掰扯清楚。所以阿乐到底去不去,换你你敢赌吗? 现在都喊“乡村振兴”,农产品带货成了热点,梅子突然搞这个,难免有人质疑“是不是为了流量”。我晕,之前我关注过一个网红,天天拍卖苹果的视频,说得天花乱坠,我傻呵呵买了一箱,结果一半都是坏的,找售后还没人理,郁闷了好几天。后来才知道,他根本没搞供应链,就是拍视频博眼球,卖完就不管了。 梅子要是真想做,就得把售后、储存这些搞明白,不然网友买了坏甘蔗,肯定会说“消费乡村情怀”。我现在学乖了,看网红带货先看有没有供应链,有没有售后,不然再热闹也不买。毕竟钱花出去是想买到好东西,不是买气受,你说对不? 总之,不管是阿乐的货拉拉,还是梅子的甘蔗,本质上都是乡村生活里的小事,但吵来吵去,无非是怕“人情坏了规矩”,或者“流量伤了情怀”。我觉得,以后看这种乡村网红带货,别光看视频热闹,多问问“甘蔗从哪儿来”“坏了咋处理”,要是没说清楚,咱就再等等,别着急下单,你说是吧!英子生日庆 梅子子生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