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成功提炼高纯度稀土,在打破中国垄断上迈出了“历史性一步”?我看完后久久无语: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0-24 16:53:55

美企成功提炼高纯度稀土,在打破中国垄断上迈出了“历史性一步”?我看完后久久无语:这思路实在太奇葩! 今年8月,美洲稀土公司(American Rare Earths)在怀俄明州的豪莱克溪项目中,成功从 840 公斤矿石里提炼出高纯度稀土精矿,其中轻稀土氧化物纯度达 96.4%,重稀土氧化物纯度达 97.1%。 这一成果被部分美媒鼓吹为 “历史性突破”,甚至宣称这是打破中国稀土垄断的关键一步。 从技术层面来看,此次提炼成果确实值得肯定,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团队实现了稀土元素的高效提取,这在实验室阶段无疑是一项重要进展。 但需要明确的是,实验室数据与工业化生产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 就像航天领域中,火箭发动机的单次成功点火与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商业化运营,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豪莱克溪项目,目前仍处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该项目规划的首阶段产能为年产镨钕 1833 吨、镝 98 吨、铽 24 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本土磁体制造商已公布的 1.5 万吨产能规划,每年需要 4800 吨镨钕和 600 吨重稀土元素。 这意味着即便该项目顺利投产,其产能也仅能满足美国本土需求的三分之一左右。 为了突破这一产业瓶颈,美国选择与澳大利亚携手合作,两国于10月20日签署了价值 85 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 不过澳大利亚虽然拥有全球第四大稀土储量,且勘探投资占全球 45%,但在精炼技术方面却严重依赖外部力量。 其唯一具备重稀土生产能力的莱纳斯公司,长期以来都需要将氧化物运往中国进行精炼。 美国企业即便能够开采出高纯度稀土矿,若缺乏后续的精炼和加工能力,也只能望矿兴叹。 这种 “开采在外、加工在内” 的模式,充分暴露了美澳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短板。 即便美国国防部向莱纳斯公司拨款 2.58 亿美元,用于在得州建造重稀土精炼厂,短期内也难以改变现状。 稀土精炼涉及上百次化学萃取和净化过程,需要精密的设备、稳定的工艺以及成熟的环保治理体系。 澳大利亚在化工工业基础方面的薄弱,使得这一项目的推进困难重重;而美国自身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也同样不容乐观。 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曾控制全球 90% 的稀土供应,但由于产业外迁,导致产业链断裂。 如今,美国本土最大的稀土企业 MP Materials,尽管在德克萨斯州建成了集稀土金属、合金和磁体生产为一体的设施,但生产成本却比中国高出 50% 以上。 在 2024 年中国实施稀土管制期间,美国车企甚至被迫以 15 美元的高价购买原本售价不足 40 美分的微型磁体,这一案例充分揭示了美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的脆弱性。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