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湖北十堰那则新闻时,我盯着屏幕半天没缓过神,喉咙像堵了块石头,连呼吸都觉得疼。 谁都可能遇上难事儿,失业了可以蹲路边哭会儿,觉得社会不公可以跟朋友吐槽,就算满肚子火,去爬爬武当山吹吹风,到汉江里游两圈也能散散劲儿,可为啥要把刀挥向一群手无寸铁的孩子?那些孩子还没尝过夏天最甜的西瓜,还没听完老师讲完下一个故事,有的可能早上出门前还跟妈妈撒娇要带草莓,有的书包里还装着没吃完的早餐。 他们眼里的世界全是光,连走路都蹦蹦跳跳的,怎么就突然撞上了成年人的恶意? 你说自己活得难、活得失败,可难不是伤害无辜的理由,失败更不该变成刺向孩子的刀啊! 弱者挥刀向更弱者,从来都是最懦弱的选择。这些把怒火撒向孩子的人,不敢直面自己的困境,却把最柔软的群体当成发泄出口。他们忘了,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喊,比任何苦难都更沉重,也更不该由孩子来承担。 我们总说要守护孩子的成长,可光靠家长接送、学校值守还不够。当有人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时,多一点倾听的耐心,多一个求助的出口,或许就能拉回那些走向极端的脚步。别让一时的绝望,变成扎向孩子的尖刀,这需要每个人都多份留意,多份温度。 比起事后的愤怒和惋惜,提前织密防护网才更重要。不仅要守住校园的门,更要关注那些被生活困住的人,给他们一点喘息的空间。毕竟,保护孩子,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社会该一起扛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