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就能把一个国际会场问到鸦雀无声。 那位菲律宾学者,脸估计都白了。我们这边

地缘历史 2025-10-26 10:53:29

一句话,就能把一个国际会场问到鸦雀无声。 那位菲律宾学者,脸估计都白了。我们这边的高志凯就那么平静地问了一句:1898年,你们跟美国人签的那个《巴黎条约》,划定你们国界线的白纸黑字里,到底写没写“黄岩岛”这三个字?   《巴黎条约》,1898年美西之间签署的文件,是菲律宾领土边界的源头性文件。   哪怕马科斯政府再怎么声嘶力竭,也无法否认一个明摆着的事实:黄岩岛的位置,在东经117度48分,而《巴黎条约》划定的菲律宾西界线,是东经118度。   这不是争议,这是坐标。地图不会骗人,经纬线也不会迁就谁的幻想。黄岩岛,从来不在菲律宾的家谱里。   三分钟后,会场响起了掌声。那不是礼貌性的回应,是一种压抑太久之后的释放。   世界听够了那些把殖民地图当成祖传地契的逻辑,也厌倦了那种为了捞点政治资本就能随意篡改历史的操作。   高志凯说出的话,像一束强光,把那些遮遮掩掩的“南海逻辑”照得透亮。   菲律宾的辩词早已漏洞百出。他们声称黄岩岛属于自己,却始终拿不出哪怕一张法律上的证明。   他们用的是一种“离我近就是我的”逻辑,说到底,不过是把国际法当做拼图游戏。国际社会的基本原则从未改变:海洋权利必须建立在陆地主权之上。   可菲律宾的说法,是反着来的。他们没有黄岩岛的陆地主权,却想跳过这一环节,直接主张海洋专属经济区。   就像你没有一栋房子的产权,却认定院子是你家后花园。这不是法律,这是抢地。   而更荒唐的是,他们居然还翻出几百年前西班牙殖民者画的海图,想拿来做证据。问题是,1898年之前,你菲律宾根本不是一个主权国家。   你是殖民地。殖民者画的图,怎么能成为你今天主张主权的依据?如果殖民地图有效,那世界上得重新划一次版图。   这场会议的审判已经开始,不是由谁主导,而是由法理本身主导。中国的态度,不是强硬,而是坚定。   我们不是在抢我们不属于的东西,而是在捍卫本就属于我们的领土。   9月10日,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523.67公顷,核心是保护珊瑚生态系统。   你可以说这是环保,但它更是主权的声明。   菲律宾当然跳脚了,第二天就抗议,说中国“非法”。可他们的抗议,像是纸糊的盾牌,挡不住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冲击。   美国也跟着发声,国务卿鲁比奥站出来“支持菲律宾”,还旧事重提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   但这个仲裁案早已被中国明确拒绝接受,也未得到联合国的背书。一个非法、无效、没有强制力的仲裁,根本不构成国际法依据。   而美国的动机,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不是为了谁的岛礁,而是为了自己的霸权。   南海是他们遏制中国的前线,是他们“印太战略”的核心。菲律宾,不过是他们手里的一枚棋子。棋子动得太猛,棋盘早晚会碎。   10月8日到12日,菲律宾公务船在黄岩岛、仙宾礁、铁线礁三线联动挑衅。   10月12日,菲3003号公务船无视中方17次无线电警告,最终冲撞中国海警船,中方被迫使用水炮驱离。这不是误判,这是蓄意的挑衅。   马科斯政府急于制造“被欺负”的形象,好在国内经济低迷、支持率下滑的背景下捞取政治红利。可惜,他们玩火的方式实在太拙劣。   美国的表现也令人玩味。冲突当天,美舰就在附近,却始终没有靠近。这不是“按兵不动”,这是“心知肚明”。   他们知道,真要动手,后果不是他们能承受的。嘴上喊得再响,行动上却格外小心。这就是他们的“战略定力”。   而中国,则始终保持高度克制。从例行巡航到水炮驱离,从现场警告到外交回应,每一步都稳准狠,不多一步,也不少一步。   这场交锋,不只是一次外交上的胜利,更是一场逻辑与法理的较量。菲律宾想用舆论制造既成事实,而中国则用历史与法律把事实摆回原位。   南海不是谁的后院,也不是谁的试验田。它是中国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祖辈留下的疆域。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