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又教会中国实战一招,美国军队已经开始使用了!俄乌战争一大特点就是,数不清

罗普娱记 2025-10-27 10:36:28

俄乌战争又教会中国实战一招,美国军队已经开始使用了!俄乌战争一大特点就是,数不清的远程攻击无人机,持续不断纵深打击轰炸! 10月25号,俄军一天就打下281架乌克兰的固定翼攻击无人机,这说明乌克兰那边也在拼命用无人机,而俄罗斯自己手笔更大,一天放出去500到600架天竺葵2、天竺葵3无人机,把乌克兰的后方炸得乱七八糟,这种打法彻底刷新了大家对现代战争的认知。 有人可能不明白这无人机集群到底厉害在哪,首先就是量大管够,不怕损失。 俄罗斯用的天竺葵2无人机,看着不怎么起眼,才3.5米长,翼展2.5米,整架机子200公斤,带着50公斤炸药,飞起来能到18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关键是这玩意儿造起来便宜,好多零件都是民用航模市场能买到的,俄罗斯改一改就用上了,成本比导弹低太多。 导弹打一枚少一枚,还贵得吓人,这无人机就算被击落几百架,换着花样往上冲都不心疼,就像蚂蚁啃大象,一波接一波,对方的防空系统根本扛不住。 乌克兰那边就算一天打下两百多架,第二天照样有新的无人机飞过来,时间长了防空导弹都耗不起,只能眼睁睁看着有些无人机钻空子炸目标。 而且这无人机专打后方的要害,不是傻愣愣地冲前线。俄罗斯就盯着乌克兰的铁路使劲炸,因为他们知道前线的粮草弹药全靠铁路运,铁路一断,前线的兵就成了没娘的孩子。 有个乌克兰的铁路乘务员叫奥尔哈,就遭了无人机袭击,当时沙赫德无人机砸中列车,她直接被埋在废墟里,头发都烧着了,最后腿里装了钢板才救回来。这还不算,救援的人刚到,第二架无人机又来炸,就是要赶尽杀绝。 九月份的时候,乌克兰铁路遭袭的次数比八月翻了一倍,一半的铁路袭击都集中在最近两个月,基辅东部的城际列车、文尼察州的铁路枢纽,还有顿涅茨克州的线路,天天被盯着打,好多列车晚点改道,甚至得疏散乘客排爆,整个运输系统都快被搅瘫痪了。 除了铁路,电站、炼油厂这些民生和军工的关键设施也遭了殃,8月18号那天,俄军140架无人机配合导弹炸哈尔科夫,一栋公寓楼被5架无人机盯上,直接炸死7个人,伤了20个,敖德萨的能源设施也被烧得一片火。 这种打法就是要断对方的补给、毁对方的民生,让整个国家运转不起来,比正面硬拼管用多了。 美国一看这招这么好使,立马就学了过去,而且已经开始实战化测试了。他们知道无人机集群不光能打仗,搞后勤补给更是一把好手,毕竟战场上送物资向来是个大难题,尤其是在那些危险的前沿阵地,派人送就是送命,用卡车又容易被炸。 中国自然也从俄乌战场学到了这关键一招,这可不是什么理论上的东西,是人家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经验。 首先得明白,无人机集群不是简单把一堆无人机凑一起,得有办法让它们听话协同,就像俄军的天竺葵能精准找到铁路枢纽、电站,背后肯定有导航和控制的门道。 中国肯定会在这种集群控制技术上下功夫,让自家的无人机也能几百架一起行动,指哪打哪。 然后是成本控制,天竺葵之所以能大规模用,就是因为便宜,中国在无人机生产上本来就有优势,肯定会琢磨怎么造更多低成本、耐消耗的无人机,就算战时损失大也能快速补充。 还有攻防结合,俄乌战场一边是几百架无人机轰炸,一边是一天击落两百多架,这说明反无人机也得跟上,中国肯定会同步搞好用的防空系统,既能用无人机炸别人,也能拦住别人的无人机。 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持续打击”的门道,不是炸一次就完,而是天天炸、处处炸,让对方根本喘不过气来。 俄军就是这么干的,一天几百架无人机不间断飞过去,乌克兰的抢修队刚修好铁路,下一波无人机又来了,时间长了再结实的设施也扛不住,人心也容易乱。 这种打法不用出动大量地面部队,不用牺牲太多士兵,就能达到削弱对方的目的,特别适合现代战争。 美国已经把这思路用在后勤上,中国肯定会在攻击和后勤两方面都下功夫,比如用无人机集群送物资、救伤员,同时用另一批无人机炸对方的补给线,这都是俄乌战争用实战验证过的管用招法。 现在大家总算看明白了,现代战争早就不是拼坦克大炮数量的时代了,这些不起眼的无人机才是改变战场规则的关键。 俄乌战场每天上演的无人机大战,就是最鲜活的实战教案,美国反应快已经开始用了,中国也肯定把这些经验变成了自己的战术准备,这都是从血与火里学来的真本事,比任何军事演习都管用。

0 阅读:54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