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邻居36岁的儿子走了,这事儿让我心里堵得慌 楼上邻居家36岁的儿子,昨天晚上抢救无效,就这么突然走了。听到消息的时候,我手里的杯子都差点没拿稳,整个人愣在原地,半天回不过神来——明明上礼拜天早上出门,还在单元门口碰到过他,穿着休闲装,背着双肩包,老远就笑着跟我打招呼:“阿姨早啊!”那笑容亮堂堂的,说话中气十足,怎么才过了几天,就成了永别? 邻居阿姨红着眼圈跟我念叨的时候,声音都在抖。说她儿子是做电商的,这些年拼得要命,天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忙,从早到晚连门都很少出。别人眼里他是“成功人士”,全款买了两套房子,前阵子还刚换了辆崭新的越野车,可谁知道,这些光鲜背后,是熬不完的夜、吃不上的饭。忙起来的时候,别说按时吃饭,就连喝口水都顾不上,有时候盯着电脑就是一整天,凌晨两三点之前几乎没睡过觉,饮食更是乱七八糟,饿了就随便啃点面包,凑活一顿是一顿。 谁能想到,前几天他说胸口有点闷,还以为是累着了,想着忙完这阵就去医院看看,结果昨天下午突然就倒在了电脑前,送到医院确诊是急性心梗,几个主任医师轮流抢救,最后还是没能从手术台上下来。阿姨哭着说:“钱是挣下了,可他人没了,这些有什么用啊!” 听着这些话,我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又酸又堵。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太不容易了,明明正是该好好享受生活的年纪,却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只能拼命拿时间换金钱,以为攒够了钱就能拥有一切,可偏偏忘了,健康才是1,剩下的都是0,没了1,再多0也没用。 我们总觉得“猝死”“心梗”这些词离自己很远,是新闻里的故事,可真当悲剧发生在身边,才猛然惊醒——原来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意外,就藏在我们日复一日的透支里。熬夜、不吃饭、连轴转,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拼”,其实都是在拿命赌。 人啊,总是这样,只有当不幸发生在眼前,才会真正重视。可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钱没了可以再挣,工作没了可以再找,可健康没了,就什么都没了。真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好好吃饭、按时睡觉,不是偷懒,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负责,别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