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连一本二本都没考上、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90后高职生,居然站在了清华大学的讲台上,教起了那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进来的学霸们! 这个人就是邢小颖。 2011年夏天,邢小颖的高考成绩出来了,离一本二本都差着距离。父母劝她复读,她却摇了头:“学门手艺照样能出息。”听说材料专业毕业生抢手,她选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 报到时,老师都惊讶:“居然有女生选这个?”她这才知道,这个专业要天天跟砂箱打交道,搬砂、翻砂都是体力活,男生练完都满头大汗。 体能跟不上,邢小颖就每天早晚拉着舍友跑步。实训课上,她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把砂箱拆了练、练了拆,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 三年里,实训基地成了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手上的茧子磨了一层又一层,专业成绩慢慢冲到了年级第一。 2013年11月,19岁的邢小颖得到去清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顶岗实习的机会。坐了12小时绿皮火车到北京,她没心思逛景点,每天吃完晚饭就回实验室。 刚开始讲课顾不上操作,她就对着空气练,把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在脑子里过无数遍,老师傅们都愿意手把手教她技巧。 实习一个月后,她就独立站上了讲台,第一次带15名清华学生上铸造课,备课到深夜,连睡着都在想教学步骤。 2014年,邢小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正式留在清华任教。有人背后议论“高职生能教清华生?”她从不辩解,只是把课教得更扎实。 讲抛砂时,她说“像扣篮一样得有劲儿还准”;教铸件制作时,又把3D打印、虚拟仿真这些新技术加进去。 她的课火出了清华,连北大学生都跨校来抢,讲课视频传到网上,一下子有了两亿播放量。 在清华的九年里,邢小颖没停下学习的脚步。2015年考专升本,两年后拿到中国地质大学的学士学位;2018年考下教师资格证;2021年评上工程师职称。她连续八年拿到训练中心的教学特等奖或一等奖,2023年还评上了清华优秀实验技术人员。 到现在,她教过的学生快三万人了,每学期第一堂课,她都会主动说:“我是高职毕业的,但能教给大家真本事。” 如今的邢小颖,既是老师也是宝妈,忙着备课教研,也抽空陪女儿在清华园里散步。她正在准备考研,想把更先进的技术带进课堂。 她的故事让很多人明白,学历从来不是终点,就像她常说的:“只要踏实练本事,不管起点在哪,都能走出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