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全球打击导弹试射成功!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成功,飞行距离14000公里,但还不是极限射程!射程覆盖全球! 10 月 21 日这枚 9M730 型导弹一飞冲天,在天上逛了 15 小时才落地,1.4 万公里的航程直接覆盖了从莫斯科到华盛顿的往返距离,可俄军说这还不是极限,理论上能奔着 2 万公里飞。 更狠的是这玩意儿是核动力的,自带小型反应堆,跟常规巡航导弹比,相当于给导弹装了 “永动机”,想绕地球飞半圈再打目标都没问题。 这独一份的家伙最让西方头疼的是根本拦不住,它不像洲际导弹那样走高空弹道,而是贴着地皮 50 到 100 米的高度飞,正好躲在雷达盲区里,还能智能变轨绕开防空阵地。美国花千亿建的反导系统,对着这种 “贴地飞行的幽灵” 根本没辙。 雷神公司的 “海麻雀” 导弹连也门的普通巡航导弹都未必能拦准,碰上 “海燕” 更是白搭。有军事专家算过,要想全方位防住它,美国得把海岸线全摆满拦截弹,成本比造导弹还高十倍。 这消息一出来,北约内部先乱了套。美国表面上嘴硬,说 “有应对预案”,可暗地里急得直跺脚。俄罗斯特意连着三天给美国通气,明摆着就是 “亮牌”:你那套反导系统不好使,想谈军控得拿出诚意。 要知道美国刚启动对乌有偿军援,正想拉拢北约加码,结果 “海燕” 一亮相,等于给美国泼了盆冷水。真把俄逼急了,这玩意儿能绕着南美洲兜个圈,从墨西哥湾方向打过来,那边可是美国反导的软肋。 欧洲国家更别提多纠结了,德国、法国嘴上跟着美国说 “要加强集体防御”,私下里却赶紧给俄使馆递消息,打听这导弹的部署时间表。 毕竟欧洲离俄罗斯太近,“海燕” 从加里宁格勒发射,半小时就能到柏林,而欧洲的防空系统连低空突防的无人机都防不住,更别说核动力巡航导弹了。有外交官私下吐槽:“美国在大西洋彼岸喊得凶,真出事了先挨打的是我们。” 其实俄罗斯这步棋早埋了伏笔,早在 2003 年就盯着核动力巡航导弹研发,就是因为美国撕毁《反导条约》后,常规核力量没法形成制衡。 这导弹光研发就摔过跟头,2019 年试射爆炸还死了 5 个核专家,连挪威都检测到了放射性物质,可俄硬是咬牙啃下了硬骨头。现在这弹体用了隐身材料,弹长缩到 9 米,能从地面机动发射,美军卫星都难捕捉发射痕迹。 西方不是没质疑过,早年前美国情报部门还说 “海燕” 最长只飞了两分钟,结果这次 15 小时的飞行数据一公开,直接打了脸。 更绝的是俄罗斯的节奏把控,偏偏在北约要搞冬季军演前试射,还明确说要开始建部署设施,就是要在谈判桌上多拿筹码。毕竟《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快到期了,美国一直拖着不续,现在 “海燕” 成了俄手里的硬牌。 但这杀器也有争议,挪威情报机构天天警告核泄漏风险,毕竟核动力引擎万一在空中出故障,掉哪儿都是生态灾难。 可俄罗斯不管这些,反正这武器本来就不是常规战争用的,就是战略威慑。你敢在我家门口摆反导系统,我就亮出能穿你所有防线的杀器。 现在总算看明白了,北约不咋嚷嚷,根本是心里没底。美国拿不出反制技术,欧洲怕被波及,所谓的 “集体防御” 在核动力巡航导弹面前成了空话。 这 “海燕” 就像面照妖镜,照出了西方的虚张声势:平时抱团对俄指手画脚,真碰到硬茬子,立马暴露了 “美国优先、欧洲垫后” 的真面目。 普京说得实在:“这是独一份的产品”。等 2027 年这玩意儿正式列装,北约再想跟俄叫板,怕是得先掂量掂量 —— 自己的防空网,到底能不能拦住这只 “核动力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