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一位女老师在检查校服时,发现班级里一个非常好的女同学抽烟,可老师没有叫

戴婚纱聊军事 2025-10-28 13:47:20

近日,山东一位女老师在检查校服时,发现班级里一个非常好的女同学抽烟,可老师没有叫家长,也没有让学生回家反思,而是没收了学生的校服,并且用这身校服,给班上所有的孩子上了最重要的一堂课。 青春期的孩子犯错,到底该劈头盖脸批评还是温柔引导?这个问题常年困扰着不少老师和家长。 有人说严师出高徒,批评才能让孩子长记性;也有人觉得叛逆期的孩子吃软不吃硬,共情比说教管用。 这背后,藏着当下青春期教育普遍的矛盾,而山东一位初二女老师的做法,最近在网上引发的热议,恰好给出了另一种可能。 事情要从一次常规校服检查说起,这位姓王的老师已经在当地中学教了八年书,那天的检查本是学校的固定流程。 一来为了统一着装显精神,二来也是怕学生把剪刀、打火机这类危险物品藏在衣服里。 可谁也没想到,在班级成绩稳居前五的小敏校服口袋里,她摸出了半包没拆封的薄荷烟。 教室瞬间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鸟叫,小敏的脸从脖子红到耳朵尖,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头几乎埋进了课桌底下。 后排有同学想小声议论,被王老师用眼神轻轻制止了。 她没有当场拆开烟盒质问,只是捏了捏校服上被攥皱的衣角,把衣服和烟一起仔细叠好,塞进了办公包。 王老师后来坦言,她知道当场训斥只会把孩子推得更远,那一刻,一个想法在她心里慢慢成形。 上课铃响后,王老师攥着那件校服走进教室,原本闹哄哄的课堂瞬间安静下来。 前排几个男生瞥见校服,赶紧低下头缩起肩膀,显然早就知道抽烟的事。 王老师没有点名,只是把校服摊在讲台上,先问了全班一个问题,你们想想,会主动递烟给你们的,能是亲爹亲妈吗?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进水里,教室里泛起细碎的议论声。 王老师接着把道理掰碎了讲,那些递烟的同伴,大多是自己染上了烟瘾,又怕独自承担后果,才想拉着身边人一起下水,这样能减少自己的负罪感。 她掏出手机,翻出一张体检报告的照片。 那是她远房侄子的,17岁的男孩偷偷抽了两年烟,体检查出肺功能轻度受损,每天放学都要去医院做雾化,视频里总说“早知道当初不逞能了”。 你们这个年纪该好奇的是数学题怎么解、操场跑步的风是什么味道,不是这种吸进肺里吐不出来的东西。 王老师的声音不高,却让不少同学坐直了身子。 她没提“尼古丁”“焦油”这些专业名词,只说爸妈从怀里抱到背书包上学的付出。 说高中三年的努力不该败给“装酷”的虚荣,说真正的朋友该拉着你向上,不是拽着你沉沦。 那节本该讲文言文的语文课,成了全班最难忘的一课。 课后小敏红着眼眶跟着王老师进了办公室,坦白是同桌总在厕所抽烟,自己觉得对方“不怕老师很厉害”才想试试。 王老师没批评她,只递了张纸巾,敢说‘不’才是真厉害。 后来小敏用零花钱买了课外书放在班级图书角,整个人也开朗了不少,班里再也没人提过抽烟的事。 正如教育学者指出的,现在很多学校评价还困在“唯分数”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和心理成长,这种单一的评价导向,让老师的温柔很难有施展空间。 那件被王老师当作教具的校服,最终可能会还给小敏,但课上的那些话,或许会在孩子们心里留得更久。 它提醒我们,青春期的“污渍”不是靠训斥就能擦掉的,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更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理解支持。 教育从来不是老师一个人的战斗。当学校的考评能容得下“慢功夫”,当家长的期待能少些“急功近利”,那些像王老师一样的“走心”付出,才能真正开花结果。 而这,或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护苗”。

0 阅读:1688

评论列表

Rainy

Rainy

4
2025-10-28 18:58

没用!

榴莲

榴莲

3
2025-10-28 19:48

我们大人看了觉得很棒很有道理,那些学生还是一样我行我素[裂开] 当然说还是比不说的好,还是应该为这位老师点个赞

微笑

微笑

3
2025-10-28 22:10

请问是怎么做到半包但没开封的?

现世安稳

现世安稳

2
2025-10-28 22:15

这一碗鸡汤,大人小孩都不会喝的,太理想主义了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

2
2025-10-28 20:07

这个方式也是因人而异吧!不过对于大部分有上进心的学生还是有用的

海

2
2025-10-28 19:50

教育这么简单就好了,事实是,别人根本不在乎。

韩非再世

韩非再世

1
2025-10-28 20:40

给她看看女性吸烟🚬二十年后是什么样子的?最后是怎样终老的?有多痛苦?她自然就老实了![得瑟][得瑟][得瑟]

戴婚纱聊军事

戴婚纱聊军事

戴婚纱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