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篇新付费,点击👉🏻「大机会来了!」指数很快就要4000了,2015年以后

小酒馆商吧 2025-10-28 17:47:34

发了篇新付费,点击👉🏻「大机会来了!」

指数很快就要4000了,2015年以后的新股民,马上就要见证历史了。

不知道大家手上赚得怎么样,快4000了,是亏钱还是赚钱啊?

这几天会议开完了,十五五规划也出炉了。

目前来看,十五五除了消费之外,还重点提了「科技创新」,其中提得比较多的就是机器人了。所以你能看到,今年以来机器人50ETF(159559)涨得就还比较好,场外联接A(020893)、C(020894)。

回顾十四五期间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成绩是显著的。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

但走到现在,新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应用场景还不够深入,这些短板必须在十五五期间补上。

十五五规划的思路很明确,就是要在智能制造上实现真正的突破。未来应更加重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据和工业机器人产业,重点解决半导体设备、工业母机、高端传感器、机器人电机、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产业短板。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从"技术验证期"向"规模化商用期"快速过渡,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95.25亿元,其中我国市场占比近半。

而今年乘着机器人的东风,创业50ETF(159682)在今年的表现都还是挺不错,很快就又要新高了。

可以说人形机器人,这是当下最热的方向。

为什么突然这么火?

关键在于技术突破。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让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及与环境动态交互。过去机器人只能完成固定动作,现在有了AI大模型加持,可以自主学习、灵活应对各种复杂场景。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优必选为代表的国内外厂商在人机交互、环境感知、运动控制三大核心能力方面正逐步实现突破。技术成熟度上来了,商业化落地就不远了。

不过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很长,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中游的整机制造、下游的应用集成,每个环节都有机会。但真正有壁垒、有护城河的,还是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

投资价值量高且有技术壁垒的关键零部件环节,如执行器、灵巧手、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传感器等,关注与头部厂商合作密切、具备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

这两天市场有点微妙。

一边是美联储下周议息会议临近,市场普遍预期会继续降息25个基点。另一边是我们刚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把"扩大内需"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两件事叠加在一起,给A股消费板块带来的影响,值得好好琢磨。

先说美联储这边的事。

美联储将于10月28日至29日召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市场普遍预计会再次降息25个基点。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为什么这么笃定?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0月15日暗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恶化,尽管美国关门影响了对经济的判断,仍保留了本月降息的可能性。

这话听起来委婉,但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美国经济确实有点撑不住了。

而且美国这次发布的CPI也让美国降息的决心更大了!

那么降息对A股意味着什么?

最直接的影响,是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美元利率降下来,资金就不会一味回流美国,新兴市场的压力会明显缓解。

而对A股来说,降息带来的不仅是资金面的宽松,更重要的是预期改善。外部环境一旦转暖,国内政策也会更有底气加码。

这就要说到十五五规划了。

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十五五期间,政策会在扩大内需方面进行更系统的设计。

核心思路是什么?四个字概括,就是"消费为先"。

过去我们搞经济,很多时候是靠投资拉动,基建、地产、制造业,这些领域投了不少钱。但走到现在,边际效应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十五五规划换了个打法。不再单纯依赖投资,而是要把消费真正拉起来。大力提振消费被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相较于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所前移。

这个转变,对A股市场来说,意义重大。

因为这意味着,未来的政策红利,会更集中地流向能拉动消费的领域。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大把资金砸向产能过剩的行业,最后形成一堆坏账。

那么,哪些领域会是重点?

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通过创新推动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互促共进,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蕴含着丰富的消费场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

具体来说,以旧换新、服务消费、新型消费,这三个方向是跑不掉的。

先说以旧换新。

2025年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的品种也扩大到了12种,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农村。

这个力度有多大?2024年中央安排了1500亿元,今年直接翻倍。而且补贴品种从原来的汽车、家电,扩大到了12个品类,连农村市场都覆盖进去了。

截至2024年12月13日,汽车以旧换新带动乘用车销售量超520万辆,家电以旧换新带动8大类产品销售量超4900万台。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汽车、家电这些大宗消费,一旦启动,拉动效应非常明显。而且这些行业的产业链很长,上游的零部件、原材料,下游的物流、服务,都能跟着受益。

再说服务消费。

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预计到2030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有望超过50%。

这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现在老百姓花钱,已经不只是买东西了,而是越来越多地花在服务上。旅游、医疗、养老、教育、文化娱乐,这些领域的需求在快速增长。

当前有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供给还不足,尽快补齐医疗、养老、托育等方面短板,不仅能带动消费增长,还将拉动相关领域投资。

这就是机会所在。服务消费的特点,是黏性强、复购率高、利润率相对稳定。而且这些领域的供给还远远不足,政策又在大力推动,未来的空间非常大。

最后说新型消费。

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从"买产品"发展到"买服务、买体验、买文化、买理念、买生活方式"。

这个变化,带来的是消费场景的革命。传统的零售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了。他们要的是体验、是社交、是情绪价值。

所以你看,这两年新零售场景受到热捧。网红商场、主题展览、沉浸式体验,这些东西看起来花哨,但背后是消费需求的真实转变。

而且从政策信号看,消费板块的支撑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2024年以来推出的"两重""两新"政策非常精准有效,十五五期间还需要在扩大内需方面进行更系统的设计。

这意味着,未来的政策工具箱还很丰富。不管是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还是金融支持、产业引导,可以打的牌还有很多。

现在的问题不是政策力度不够,而是市场信心还需要修复。

降息改善流动性,内需政策持续加码,加上春节这个传统旺季,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消费板块还是有改善的机会的。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当前消费板块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很多优质公司,市盈率都回到了15倍以下,股息率超过4%。

这个性价比,在全市场来看,已经非常有吸引力了。

而且消费股有个特点,就是业绩相对稳定,抗风险能力强。经济好的时候,它涨得可能没有科技股快。但经济不好的时候,它跌得也少。

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来说,这样的标的,正是配置的好时机。

总结一下。

美联储降息,改善的是流动性环境。十五五规划,明确的是内需战略。两者叠加,给A股消费板块创造了一个不错的窗口期。

未来半年,市场的主线会很清晰,就是消费。虽然科技股可能还会有轮动机会,但消费才是政策真正要扶持的方向。

以旧换新、服务消费、新型消费,这三个方向,都值得深入研究。汽车、家电、旅游、医疗、零售,这些细分领域,都有结构性机会。

A股[超话]基金[超话]

0 阅读:13
小酒馆商吧

小酒馆商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