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昨晚(10月29日)报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安世半导体芯片短缺加剧,装配

墨韵兰亭 2025-10-30 11:59:08

外媒昨晚(10月29日)报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安世半导体芯片短缺加剧,装配线停工或在几天之内。”   荷兰政府本来想拿“国家安全”当借口,给美国递个投名状表忠心,结果倒好,反手把欧洲汽车行业推进了火坑。10月29号外媒刚爆出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都急了,说安世半导体的芯片现在缺得快扛不住了,车企的装配线说不定几天内就得停工。这哪是什么预警啊,分明是荷兰自己搞出来的“翻车现场”,就差直播给全世界看了。   可能有人还不知道安世半导体是啥来头,说白了,这就是汽车芯片圈里的大佬。它是闻泰科技旗下的企业,手里攥着近1.6万种芯片的型号,不管是小到二极管、晶体管,还是大点儿的MOSFET、IGBT,全是车企没了就玩不转的“必需品”。   全球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里,12%的份额都在它手里,你说它重要不重要?而且就在2025年第三季度,这家公司还刚交出了好成绩:营收43亿元,净利润7.24亿元,光汽车相关的业务收入就比去年同期涨了26%。这么一看,它就是棵妥妥的“摇钱树”,跟“安全威胁”根本不沾边儿。   再说说荷兰政府这操作,纯属把一手好牌打烂。事情的由头是美国9月底搞的那个所谓“穿透规则”,荷兰立马就跟着学,找了个“防止知识产权转移”的理由,直接把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运营给冻结了,硬生生把一家正常做生意的公司逼得“失控”。   要知道,安世在2022年收购荷兰本土的Nowi公司时,荷兰政府当时早就审查过,也同意了。现在突然翻旧账,拿“国家安全”说事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在给美国献殷勤。可他们压根没算明白,安世的芯片是在德国生产、中国封装,然后再卖到全世界,这条供应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动安世,不就等于动欧洲车企自己的饭碗吗?   现在欧洲汽车行业算是真尝到苦果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总干事西格丽德·德弗里斯急得直跺脚,说车企手里的芯片库存顶多撑几周,可找新的供应商、做认证、扩大产能,最少也得等几个月,这中间的空窗期根本熬不过去。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更直接,警告说再解决不了芯片问题,就得停产了。更讽刺的是,现在市场都乱套了,安世的车规级芯片成了香饽饽,代理商要么捂着货不卖,要么坐地起价,好多芯片都成了“有价格没现货”的状态。就连东莞那边的芯片组装厂,都开始调整工作时间了,你就知道供应链紧张到啥程度了。   这事儿里最尴尬的就是荷兰自己。他们的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前些天还嘴硬,说自己没做错,结果转头就急着找中方通话,说要“找建设性的办法解决问题”,甚至还承认“这事儿已经升到最高层级了”。这波操作简直是“自己打自己嘴巴,打完还得求原谅”,当初为了讨好美国硬闯祸,现在眼看欧洲车企要罢工,才想起供应链不是过家家,不能随便瞎折腾。   更有意思的是,连美国汽车创新联盟都坐不住了,主席博泽拉直接说“要是芯片运输不恢复,美国车企也得倒霉”,你看,荷兰这一下把欧美两边的车企全得罪了。   其实明眼人都清楚,这根本不是什么“安全问题”,就是把经贸问题搞成政治戏码的闹剧。安世自从2019年被中国企业收购后,营收涨了60%,还把所有债务都还清了,在全球的排名也从第11名冲到了第3名,这明明是市场化合作的成功例子。   可荷兰非要跟着美国,把“安全”俩字瞎用,坏了市场的规矩,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商务部早就把关键说透了,美国是始作俑者,荷兰应该自己拿主意,坚持独立自主,而不是把全球供应链当赌注瞎折腾。   现在欧洲车企的焦虑还在往上涨,毕竟汽车产业是欧洲经济的支柱之一,真要是大规模停工,那损失可不是几亿欧元能补回来的。这事儿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供应链安全从来不是“选边站”的筹码,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线。   荷兰要是真想解决问题,与其跟在美国后面喊口号,不如早点坐到谈判桌前,用契约精神和市场规则来收场,毕竟再拖下去,欧洲汽车业的生产线可等不起了。

0 阅读:83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