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首飞,深夜升空,谁在背后兜底? 明天晚上11点44分,酒泉要发神舟二十一号

零零后小萌新 2025-10-30 12:13:47

三人首飞,深夜升空,谁在背后兜底? 明天晚上11点44分,酒泉要发神舟二十一号,上去的三个人是张陆、武飞、张洪章,全都是第一次上天,张陆以前上过一次,但没当过指令长,这次他带两个新人,武飞和张洪章都是90后,经历不多,也没飞过,这种全新人的组合,上回还是神舟十二号的时候。 以前每次任务都得有个老手带着新兵,这次没人带,新兵自己上手了,说明咱们的培训真靠谱了,发射选在半夜不是随便挑的,就是为了跟天舟八号的轨道对上,人和货一块到,省事又高效,半年前神舟二十号是白天发的,现在半年一次,空间站越来越像工厂,不像以前那个光搞实验的实验室了。 火箭用的是改进版长征二号F,加了自动故障诊断系统,出了问题能自己判断,容错率提高了三成七,飞船里装了智能交互系统,航天员在天上能直接调地面的实验数据,不用等指令,连备份食品都没带,因为空间站补给准得很,吃多少送多少,算法早就跑熟了。 2003年杨利伟一个人上天,那是国家大事,现在三个人全是新人,没一个有老经验,靠的是训练分模块、模拟用数字、决策有AI帮着拿主意,俄罗斯那边最近老因为航天员身体出问题拖任务,中国这边基本没停过,健康评估和地面监控系统顶住了。 有人问为啥这次没人待过五个月以上,神舟十六号的指令长创了纪录,可这次三个都是短周期的,可能是想试试快换班的法子,少让身体受长期失重的罪,这也算给以后去月球攒点经验,NASA那边习惯让航天员待六个月,中国走的是另一条路,国外已经开始讨论这事了。

0 阅读:77

评论列表

用户85xxx42

用户85xxx42

2
2025-10-30 12:26

接下来,中国空间站要扩建,扩建后会长期呆6人。现在需要加快航天员培养。将来要建太空工厂,上面有上百人在工作,规模更大。

零零后小萌新

零零后小萌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