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牺牲后,接替他的徐会之更是我党王牌,但他竟然选择向国民党自首,因此他背负多年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30 18:54:09

吴石牺牲后,接替他的徐会之更是我党王牌,但他竟然选择向国民党自首,因此他背负多年骂名,可多年后,人们却发现徐会之当年自首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令人感动的真相。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徐会之原本是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抗战爆发后,他放下书本参军,成为国民党军中的一名普通参谋,看似平凡的履历,却因为一次特殊的际遇而发生改变,1947年,他被介绍给吴石,从此走上了地下工作之路,他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也不具备天生的敏锐,但他的忠诚和隐忍让他成为潜伏网络里不可替代的一员。   最初,他负责的是传递情报、协调联络的日常工作,一次次接头、一次次暗号传递,他逐渐熟悉其中的规则,也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吴石在牺牲前,把一份包含二十七名潜伏者名单的加密文档交给他,叮嘱他一定要保护这些同志的安全,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考验,而很快,风暴就已经袭来。   1950年,国民党在台湾展开了对潜伏者的全面清查,吴石案的暴露,让整个情报网络陷入危机,徐会之的身份也开始被特务怀疑,他的几位联络员相继被捕,整个局势如同一张拉紧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他知道,必须做出决定,否则不仅仅是自己的暴露,整个潜伏网络都会全面崩溃。   他做了一个常人无法理解的选择,他刮净胡须,换上整洁的衣服,主动走进保密局,他对外宣称自己是“悔过者”,并递交了一份“自首报告”,这份报告中,他故意混淆了时间线,提供了几处早已废弃的联络点,甚至供出了几名早已暴露甚至牺牲的情报员,以此换取敌方的信任,他的表演是成功的,保密局将他视为一个有利用价值的“线人”,为他安排了新的任务。   成为“反共顾问”后,他成功打入了敌人的核心圈,然而,这份信任并不是免费的,他需要承受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在保密局的审查中,他受尽酷刑,肋骨被打断,牙齿被敲掉,但他始终没有泄露任何真实的情报,他用伪装的“合作”一步步获取了敌人的核心情报,将它们以巧妙的方式传递给组织。   他的情报传递手段令人叹服,他将密写药水藏在假牙胶里,通过牙科医生完成交接;他在写好的情报纸上涂上特殊溶液,制成看似普通的物品;他甚至将情报藏在萝卜里,通过生活中的细微动作掩护自己的工作,一次,他得知一个联络点即将被突袭,赶到现场,用最不起眼的方式留下警示,成功让几名同志脱险,他的每一步都充满风险,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他守护的不仅是情报,更是信仰,他从未忘记吴石的叮嘱,那份名单上的二十七个人是他最大的牵挂,他用自己的“自首”为掩护,保全了整个潜伏网络,最终,这份名单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成功潜伏到解放后,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力量,但与此同时,他的家人却因为他的“背叛”而生活在耻辱中,妻子和孩子不得不四处躲藏,乡下的母亲也因受辱而郁郁而终,徐会之无法得知这些消息,但他心中一定知道,自己的决定必然会带来这样的后果。   对敌人的假意合作让他获得了关键情报,他成功获取了国民党“金马反攻计划”的核心内容,并将其传递回组织,这份情报帮助解放军提前部署,挫败了敌人的计划,保住了福建沿海的安全,然而,这样的战果并没有在当时被宣传出来,一切都需要保持绝对的隐秘,他的功绩只能藏在黑暗中。   徐会之最终没能活着走出敌人的监牢,1951年11月,他被秘密处决,保密局甚至给他追授了一枚“忠勤勋章”,以此掩盖对外界的真相,他用生命完成了对信仰的承诺,却背负了“叛徒”的骂名,组织内部一度也对他的选择感到困惑,甚至将他从烈士名录中移除,直到1980年代,档案逐渐解密,徐会之的“自首”才被证实为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行动。   档案中,他的供词充满了虚假的信息,他故意将时间线打乱,编造了一些不存在的联络员,用这种方式迷惑敌人,更令人动容的是,一张被血水浸透的纸条写着:“名单上的人还好吗?我已尽力,此生无愧,”这是他留给后人的最真实的心声。   真相浮出水面后,他的名字终于被刻入烈士名单,2005年,他的儿子在烈士纪念碑前献上了一束迟到的花,这位英雄的荣誉被归还,而他的故事也逐渐为世人所知,他用一生守护了信仰,用自己的名誉换来了更多人的安全。   信息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校史】民国传奇人物徐会之)        

0 阅读:147

猜你喜欢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