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单亲妈妈阿秀月薪仅3000元,独自抚养女儿,却被63岁、有近2000元退休金的父亲告上法院,索要7万余元过往费用及每月2000元赡养费。一审判决每月支付500元后,阿秀以父亲未完全尽抚养义务、自身经济困难为由上诉请求降至300元。二审法院最终维持原判,这场纠纷不仅暴露了家庭困境,更厘清了赡养义务的法律边界。 一、事件始末:父女对峙法庭,各有难言之隐 阿秀的日子过得有多紧巴?离婚两年没分到财产,前夫不给抚养费,自己在灯具厂当客服,每月3000元要撑起母女俩的全部生活。可屋漏偏逢连夜雨,63岁的父亲刘某直接把她告上了法院。 刘某的诉求很明确:一是要2022年2月到2024年11月的赡养费和医疗费共71500元;二是从2024年12月起,每月给2000元赡养费,后续医疗费也由女儿承担。理由是自己身患心脏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劳动能力受限,需要长期治疗。 这组数字让阿秀彻底懵了:"我一个月才赚3000,给了父亲2000,我和女儿喝西北风吗?7万多更是拿不出来。"好在一审法院还算务实,考虑到双方情况,判决阿秀从2025年6月起每月给500元,这钱还包含了日常医药费,刘某的其他要求都没支持。 可阿秀还是觉得压力太大,索性提起上诉。她抛出了三个"理由":小时候6到10岁父亲每月只给100元,10岁后都是爷爷奶奶养大的,父亲没尽全抚养义务;自己单亲带娃没财产,前夫不给抚养费;父亲有近2000元退休金,够生活了。 面对女儿的说法,刘某也很委屈:"我住公租房,每月1900多收入要吃药看病,是她不管我。"父女俩各执一词,矛盾彻底摆上了台面。 二、法律拆解:这3个误区,很多人都踩过 二审判决最终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法官的论述直接戳破了关于赡养义务的常见误区,这几点法律常识必须搞清楚。 误区1:父母没尽全抚养义务,子女就可以不赡养? 阿秀觉得自己是爷爷奶奶养大的,父亲没好好管过自己,就该少给赡养费。但法律根本不认可这种"等价交换"的逻辑。 《民法典》第1067条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赡养义务。而且赡养义务是法定的,不能附加任何条件 。哪怕父母因客观原因没能亲自抚养,只要没达到遗弃的程度,子女长大后都得履行赡养义务。二审法院也明确指出,阿秀不能以父亲未完全尽抚养义务为由降低赡养费。 简单说,"生养之恩"里,"养"的义务子女必须尽,不能因为"生"的过程有瑕疵就打折。 误区2:自己经济困难,就能免除赡养义务? 阿秀单亲带娃、收入微薄的处境确实值得同情,但这在法律上算不上"免单理由"。 法院审理时明确表示,赡养义务的核心是"量力而行",但不是"没钱就可以不做"。法律要求的是子女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提供支持,而不是让子女陷入和父母一样的困境。一审定的500元,就是结合西安生活水平、阿秀的收入和刘某的需求算出的"平衡点",既不会让阿秀负担过重,也能保障老人基本生活。 现实中很多人拿"没钱"当借口,但只要有收入来源,就不能完全免除赡养责任,顶多是根据能力调整金额。 误区3:父母有退休金,子女就不用给赡养费? 阿秀提到父亲有近2000元退休金,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点:老人有收入,子女是不是就没责任了? 答案是否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就算父母有退休金,也不代表子女能完全免责。实践中,退休金充足到能覆盖生活和医疗需求的,子女可以少给或不给;但如果退休金不够看病、生活,子女还是得补差额。 刘某每月1900元要租房、吃药,确实紧张,这也是法院维持500元判决的重要原因。就像山东有个案例,九旬老人每月8000元退休金,法院还是判子女给赡养费,理由是赡养也是孝心的体现。 三、网友热议:500元的判决,到底合理吗? 这场纠纷曝光后,网友的讨论彻底炸开了锅,主要分成两派观点。 支持阿秀的网友觉得:"500元看似不多,但架不住她月薪才3000,还要养孩子。前夫不给抚养费,父亲开口就要2000,根本没考虑女儿的难处。"还有人说:"爷爷奶妈养大的孩子,父亲现在来要钱,感情上确实难接受。" 站在刘某这边的网友则认为:"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父亲有病要花钱,500元真不算多。就算女儿难,也不能不管亲爹。"有网友补充道:"退休金扣了药费就没剩多少了,老人也是没办法才告女儿。" 也有中立的声音:"法院判得挺公平,没按老人的要求来,也没顺着女儿降到300。说到底还是钱闹的,要是双方经济条件好点,可能就不会走到这步。"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这500元赡养费判得合理吗?如果是你处在阿秀的位置,会怎么做?要是父母有退休金,你还会主动给赡养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