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称自己是短视频购物狂刷短视频时“小黄车”一弹、主播喊“上链接”,手指就忍不

毛毛共谈娱乐 2025-10-31 18:35:02

林心如称自己是短视频购物狂刷短视频时“小黄车”一弹、主播喊“上链接”,手指就忍不住点进去,买完又陷入“根本用不上”的焦虑循环。其实这不是自制力差,背后藏着心理学套路和情绪需求,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缓解方法👇

先搞懂:为啥看短视频就想买?

情绪代偿陷阱:刷视频时的孤独、无聊或压力,会让人把“下单”当成快速解药——大脑此刻会释放多巴胺,营造“买了就开心”的错觉,但快感转瞬即逝。

商家精准套路:限时秒杀的紧迫感、“大家都在抢”的从众心理、主播报高价再砍价的“锚定效应”,都在削弱理性思考。

4个实操技巧,跟冲动消费说再见

1. 10秒“刹车”法则:看到想买的东西,强制暂停10秒深呼吸,问自己三个问题:“现在非买不可吗?家里有替代品吗?放一周还想要吗?” 这能帮你从“情绪脑”切换回“理智脑”。

2. 善用7天冷静期:网络购物有法定7天无理由退货期,实在忍不住下单也别拆包装。多数时候,过两天新鲜感退去,就会发现“其实没必要” 。

3. 物理隔离诱惑:在短视频APP里关闭“商品推荐”功能,卸载常用购物软件,把支付密码改成复杂模式。比起硬抗诱惑,从环境上切断触发源更有效。

4. 替代“购物疗愈”:当想买东西的冲动冒出来,立刻切换做别的事——跟朋友聊两句、翻几页书、去阳台晒晒太阳。用低成本的情绪疏导替代物质消费,内心反而更踏实。

其实真正的满足感从不是“拆快递的瞬间”,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笃定。下次刷到心动商品,试着停10秒再决定,把钱包和情绪都握在自己手里~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毛毛共谈娱乐

毛毛共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