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中国人得过几年苦日子,不是危言耸听。中美贸易战一时三刻停不了。双方招招封喉,杀敌一千,自死八百。美国要的是第二个广场协议,对全世界傲慢无礼。中国要是平等对待,互利互惠。 (信源:网易——中美贸易战下,我们真的在过苦日子吗?) “加征100%关税、锁死稀土供应链、禁售工业软件……”最近美国对中国的制裁操作,堪称“疯魔式出牌”,试图用极限施压打断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 可让人热血的是,中国的回应比想象中更硬——稀土管制精准卡断美国产业链命脉,科技企业订单逆势上涨,更有无数网友在评论区直言“愿意过几年苦日子,也要守住国家尊严”。这股刻在骨子里的韧性,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 美国的制裁算盘,早已打得震天响。从五年前对5000多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到如今将“国家安全”当借口,疯狂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甚至连民用无人机、光伏组件都纳入限制清单,把全球供应链搅得鸡犬不宁。 更双标的是,他们只提货物贸易逆差,却不提服务贸易“暴利”。这些年美国在华旅行、教育、知识产权领域顺差持续扩大,仅知识产权使用费一年就从中国赚数百亿,赴美中国游客撑起美国旅游业半壁江山。 即便占尽便宜,美国仍不满足,还想复刻“广场协议”,逼中国放弃高科技发展,其傲慢世人皆知。 对待盟友,美国同样没手下留情。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谈判已近尾声,却被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叫停;对欧洲、加拿大加征钢铁关税,限制盟友高科技产品出口,哪怕是亲密盟友也照坑不误。 就像当年对日本那样,签完广场协议又层层设限,把日本经济拖入泥潭,如今这套“霸权逻辑”又想用到中国身上,可惜打错了算盘。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中国反制精准硬核。美国在服务贸易获利丰厚,中国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致其多家电影公司股价暴跌;针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让中西部豆农大豆滞销,企业主哭诉“成本翻倍,订单减半”。 更关键的是稀土管制,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核心,收紧出口会使美国芯片、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断粮”风险,美媒称“没有中国稀土,美国一半高科技生产线将停摆”。 比官方反制更动人的是民间齐心。以往有人觉得“贸易战离自己很远”,如今刷到美国大豆烂在仓库、企业主求政府停加税的新闻,评论区满是“干得漂亮”。 山东网友称“俺们村蔬菜早卖到东南亚,少个美国市场不怕”;浙江外贸老板晒转型订单,“以前靠美国客户,现在东南亚、中东订单涨30%,谁离了谁都能活”。 这份底气藏在中国人骨血里。从抗战时“一寸山河一寸血”,到建国后“两弹一星”攻关,再到改革开放后脱贫攻坚,中国人不在顺境中成长,却能在逆境中爆发惊人韧性。如当年高铁发展,西方卡技术、藏核心,中国工程师熬夜啃图纸、拆技术,十年走完别人几十年的路。 如今面对美国制裁,“越卡越强”劲儿再现:被限制的芯片企业研发投入涨20%;被禁售的工业软件,国产替代产品市场份额半年内翻三倍。 美国以为制裁能拖垮中国,却忘了自身已难承受。美联储数据表明,美对中国加征关税,90%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通胀率一度升至40年新高。 同时,中西部豆农损失超50亿美元,不少人改种玉米。美国商会也警告,持续如此,美企将流失百万个就业岗位。财经专家称,美国想卡中国脖子,却先掐住自己喉咙,这是自讨苦吃。 其实中国人喊“愿过苦日子”,从不是认命,而是清醒的选择。大家都明白,今天的咬牙坚持,是为了后代不再被人用技术卡脖子;现在的产业转型阵痛,是为了国家能在全球产业链中挺直腰杆。 这场博弈,拼的不是谁更能忍,而是谁的根基更稳、谁的韧性更强。美国靠霸权收割世界,中国靠实干闯出路;美国怕失去霸权,中国怕后代没未来。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共担,这场仗我们输不起,更不会输。毕竟,中国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认输”两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