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24日清晨,德军第19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站在坦克上,望着敦刻尔克。

烈火科学风暴 2025-10-31 20:58:38

1940年5月24日清晨,德军第19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站在坦克上,望着敦刻尔克。那里的40万英法联军,眼看就要被围歼在海边。 就在这时,柏林的电报到了。希特勒下令装甲部队暂停进攻,改让空军负责打击。古德里安气得拍了桌子。他后来在回忆录里写,这是他军事生涯最遗憾的时刻。他们本来能结束这场战争。这份有争议的命令,却给“发电机行动”也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埋下了关键伏笔。 此时的英法联军早就乱成了一团。德军A集团军突破阿登森林,绕到后面包抄。B集团军从北方一步步逼近。联军的防线像破布一样被撕烂。士兵们只能往敦刻尔克和周边小块区域退。海上成了唯一的生路。 可港口的码头设施很快被德军轰炸机炸成了废墟。士兵们只能在开阔的海滩上排队。他们蹚着齐腰深的海水,等远处的舰船。有人抱着木板在海上漂。有人被炸弹掀起的浪涛卷走。每一秒都浸着绝望。 英国国内对要不要撤退,争论也很激烈。陆军大臣艾登坚持必须保住有生力量。但有些前线军官说这是耻辱的逃跑,反对丢了武器逃生。最后丘吉尔拍板,启动撤退,动员所有能浮起来的船。 参与撤退的861艘船里,超过600艘是民间船只。有几吨重的小渔船,有几百吨的渡轮,甚至还有私人游艇和观光船。这些船长大多是渔民、商人,还有退休水手。他们自发从英国南部港口出发,冒着德军炮火穿越英吉利海峡。 幸运的是,从5月26日起,敦刻尔克连续好几天被大雾罩着。有时还下暴雨。德军轰炸机驾驶员看不清目标,投弹的准确率大大下降。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式战斗机趁机升空,和德军战机缠斗。 虽然皇家空军每天只能出动几十架次,却死死守住了海滩上空的保护伞。飞行员詹姆斯·尼古拉斯,一天内击落3架德军轰炸机。返航时油箱里的油只够飞10分钟。最后他几乎是贴着海面,迫降在英国海岸。 法军承担了最悲壮的后卫任务。第12集团军的4个师驻守里尔。他们明知撤退的船不会等自己,还是在废墟里和德军死战。师长让·德·拉特尔在电台里对士兵说,他们多守一小时,就多一些同胞能回家。 4万法军守了4天。弹尽粮绝后才投降。加来方向,英军第30步兵旅主动留下阻击。全旅1000多人,最后只剩300多人突围。旅长约翰·福克斯重伤被俘。他拒绝德军劝降,最后被处决。 9天的撤退里,联军付出了惨痛代价。近200艘舰船被击沉。约4万法军阵亡或被俘。英军损失6.8万人。装备损失更触目惊心。有1200门火炮、703辆坦克、2.1万挺机枪、1250门高射炮和反坦克炮。还有6.3万辆卡车、1100门迫击炮,以及50万吨粮食和弹药。 这些装备足够武装10个师,价值相当于英国当年军费的一半。丢了重装备的英军,短期内战斗力大减。甚至出现一个步兵营只剩2挺机枪的情况。后来不列颠空战的时候,地面防空火力有缺口,一度要靠民众自发组织的“志愿防空队”填补。 1940年6月4日,最后一艘撤退船离开敦刻尔克。33.8万联军士兵回到了英国。当时很多人觉得这就是溃败后的逃生。连丘吉尔都在议会里说,他们必须警惕,不能把这次撤退当成胜利。可历史最后证明,这场撤退是二战的关键转折。 撤回来的21万英军里,有14万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和骨干军官。他们成了英国组建新军的种子。中士威廉·史密斯在敦刻尔克丢了步枪。回到英国后,他负责训练新兵。他把撤退时的经验教给士兵。后来这些新兵在北非战场,顶住了德军隆美尔的进攻。 那8万法军精锐,还有3万波兰、比利时的流亡士兵,也没放弃抵抗。波兰士兵组成的“喀尔巴阡旅”,后来在意大利战场立了功。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打响。当年从敦刻尔克撤退的士兵里,很多人再次登上法国海滩。威廉·史密斯已经成了少校。他带着自己训练的士兵冲在最前面。他在日记里写,1940年他们在这里逃跑,今天回来,是为了把胜利带回来。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来不是一场胜利。但它用“丢装备,保人命”的选择,为盟军保留了反攻的希望。

0 阅读:6

猜你喜欢

烈火科学风暴

烈火科学风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