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党主席!朱立伦连喊10次感谢:以身为48年的国民党员为荣 “感谢!感谢!再感

可爱卡梅伦 2025-11-01 14:57:58

卸任党主席!朱立伦连喊10次感谢:以身为48年的国民党员为荣 “感谢!感谢!再感谢!”台上的人一口气喊了十次,声音透过麦克风炸开,像跨年晚会倒数,又像车站广播寻人。他把“国民党员”四个字咬得特别重,仿佛怕谁听不清这身份有多金贵。台下闪光灯一片白花,有人鼓掌,有人低头滑手机,还有人小声嘀咕——“主席卸任了,还这么有精神?” 镜头外的故事,比镜头里热闹。朱立伦48年前穿短裤、别红领巾,在桃园老家宣誓入党;48年后,西装笔挺,领带却松了,额头那道横纹深得能夹住一张选票。十年内他两次扛起党旗,一次换柱,一次被柱换;赢了小选举,输了大选举,还被自家青年军拍桌骂“软弱”。今天他选择“不恋栈”,把主席印交给中生代,表面潇洒,背影却像刚交完巨额账单——钱包空了,积分还在。 我想起2016年“换柱”那晚。我在场边跑新闻,看他鞠躬九十度,对洪秀莲说“委屈您了”。灯光烤得人发晕,他硬撑笑容,像超商店员面对退货客。隔天报纸标题写“朱立伦承担”,朋友传LINE吐槽:“承担个鬼,只是把民调背锅侠换掉。”那时候我就发现,朱立伦擅长把“对不起”说成“谢谢你”,把“我走了”说成“我留下祝福”。这次卸任,套路没变,只是把音量调到最大,连喊十次,仿佛多一次就能多洗掉一点遗憾。 党内前辈说他“温文儒雅”,年轻党工私下叫“朱会计”——精算、谨慎、不留白。选举补助款他锱铢必较,党产被冻结,他四处借钱发薪水;可一碰到路线争议,他就变成“好好先生”,要深蓝也要浅蓝,要韩粉也要青壮派,结果两面不是人。有人比喻:他像驾驶一台老爷车,一边踩刹车一边踩油门,车子没倒退,也没前进,只听到引擎哀嚎。如今他下车交钥匙,车子还在原地冒烟。 媒体问他卸任后干嘛?他笑说“回到教育本行”。别误会,不是回台大教书,而是帮党工上“领导沟通”课——听起来像帮自家孩子补习数学,补了十年还是考不及格。被问到会不会选2026县市长?他打太极:“世代交替。”四个字,把野心包成礼物,缎带却露了线头。政坛老鸟都懂:国民党最缺的是能扛旗的人,不是想休息的人。他嘴上说再见,鞋子还留在门槛。 最尴尬的是“感谢”名单里漏了某些人。青年团在脸书贴出“十问朱主席”,第一条就是“主席感谢了中常委、感谢了县市首长,怎么没感谢被警察拖走的青年军?”底下留言一串翻白眼表情。朱立伦的感谢像大卖场买一送一,送得太多,有人拿到空盒子。也难怪,国民党最大敌人向来不是民进党,是自家人的放大镜——放大你的妥协、你的犹豫、你的西装皱褶。 可公平说,他接党主席时,账上只剩“空气”跟“理想”。空气不能变现,理想没人收购。他跑去美国找侨界借钱,在红白蓝气球下举杯,回台立刻被质疑“海外金主”。党产会被冻结,党工薪水发不出,他低声下气拜托企业“先垫一下”,企业回“政治好敏感”。那两年,他像轮流打卡的兼职工,上午跑法院、下午跑募款、晚上还要安抚“战斗蓝”别暴走。换别人,可能早把党证扔河里,他还能喊十次感谢,肺活量确实惊人。 我想起阿公的话:政治像烤地瓜,皮焦了肉才甜,最怕半生不熟。朱立伦烤了十年,地瓜还是硬芯。他今天把炉子交给别人,自己拍拍灰走人,背影倒也比赖着炉子不翻锅的人潇洒。只是国民党这堆炭火,能不能再烤出香地瓜?没人敢打包票。毕竟炭潮、炉裂、客人跑隔壁摊买章鱼烧,都是变量。 喊完感谢,他转身下台,灯光熄灭,舞台留空。国民党的下一幕,是青春片还是恐怖片,得看新主角的剧本。至于朱立伦,脱下党魁背心,他还是48年前那个在桃园荔枝树下背三民主义的小男生——只不过树老了,少年也老了。感谢十次,不如学会放手;放手之后,能不能再找到自己,才是他真正的补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可爱卡梅伦

可爱卡梅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