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诺辉健康,如今只剩下一地鸡毛。
2025年10月27日上午9时,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取消诺辉健康的上市地位。这家曾被誉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的明星企业,市值一度突破400亿港元,如今却因财务造假、无法按时复牌而狼狈离场。
停牌前,诺辉健康的股价定格在14.14港元,较其26.66港元的发行价已近腰斩。而更让投资者心痛的是,有机构已将该公司估值一路下调至0.01港元,几乎“归零”。

北大天团,梦幻开局
2015年,诺辉健康的故事由三位北大学子拉开序幕。朱叶青、陈一友、吕宁这三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的同班同学,共同创立了这家专注于高发癌症居家早筛的企业。
在美国硅谷的圣马特奥餐厅相聚时,三人越聊越兴奋,纷纷回忆起大学时代的梦想,并分析出全球医疗最具前景的商业趋势是癌症早筛领域。
他们进行了明确分工:朱叶青负责战略、管理、运营;陈一友搞科研;吕宁则负责技术及产品研发。这种“学霸+默契搭档”的创业组合,在创投圈被视为“天花板级”的团队。

朱叶青
三位北大系创始人的背景和完美的分工组合,使得“聪明”的VC/PE纷纷递来橄榄枝。2016年,诺辉健康就顺利拿到两轮融资,软银中国资本、君联资本火速入局。
此后五年间,诺辉健康几乎每年都能获得新一轮融资,共计拉来包括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美国杜克大学资产管理公司等在内的数十家“顶流”VC/PE。
2021年2月,诺辉健康在港交所上市,立刻被誉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成为资本市场热捧的对象。
上市当天,诺辉健康开盘价为76港元,较26.66港元的发行价大涨185.07%,市值一举达到317.64亿港元。此后,其股价一度飙升至89.65港元,市值突破400亿港元,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诺辉健康当时已经分别上市并商业化三款产品:常卫清、噗噗管和幽幽管。官方资料显示,常卫清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肠癌筛查产品。

公司的财务数据也曾光鲜亮丽。2022年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259.5%;2023年上半年营收8.23亿元,已超2022年全年。如此高增长,更让投资者对其充满信心。
在诺辉健康最风光的时候,前董事会主席朱叶青曾慷慨陈词:“希望有更多人受益于癌症筛查,改变生命轨迹。”这话听起来美好,却为后来的巨大反差埋下了伏笔。

做空突至,神话破裂
好景不长。2023年8月,一篇题为《关于诺辉健康财务数据造假的调查报告》的材料在市场上流传,使诺辉健康陷入九成销售收入造假的传闻。
该报告的出具方为CapitalWatch。报告直指诺辉健康通过不断压货方式,营造九成虚假销售收入,公司真实业务量远远不及其公布的财务数据。
做空报告指控,诺辉健康2022年实际销售额可能仅为7695万元,与其公布的7.65亿元相差近9倍。CapitalWatch还称,诺辉健康通过压货维护整个业绩的持续增长,乃至到2023年上半年首度扭亏为盈,实质和金融业的庞氏骗局别无二致。
面对指控,诺辉健康强硬否认,并以“双方确认、三方审计机构和药监局飞行检查三个关卡”回应收入质疑。朱叶青也跳出来给公司站台“打嘴仗”,却未提供具体证据“自辩”。
然而,公司的回应并未打消市场的疑虑。更糟糕的是,审计机构德勤也开始对诺辉健康产生了怀疑。
2024年3月,审计机构德勤拒绝为诺辉健康财报背书,并发出关于质疑销售真实性等问题的关注函。
德勤一直提醒诺辉健康,圆满完成调查对于评估2023年审计的完成时间至关重要。但德勤最终仍选择辞去诺辉健康核数师职务,因为诺辉健康“未完成独立调查且无法承诺审计时间表”。
2024年3月28日,港交所强制诺辉健康停牌,股价定格在14.14港元。此后,公司再未披露任何年报,2023年、2024年业绩成谜。
停牌期间,媒体揭露的造假细节令人瞠目:为虚增检测量,诺辉健康竟向环卫工人购买公厕粪便作为检测样本,并将同一样本拆分为多个虚假账户,伪造检测数据。

这些操作不仅涉嫌严重违反医疗伦理,更直接动摇了其核心产品“常卫清”的可信度。这款曾被视为中国首个获批的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其注册证将于2025年11月到期,如今却无人问津。

退市终局,投资者损
随着危机加深,诺辉健康管理层也发生了剧烈震动。
2024年9月,公司首席财务官高煜与联席秘书莫明慧宣布离职。随后,2024年12月,创始人朱叶青辞任CEO。
董事会认为朱叶青的管理风格及理念与董事会其他成员有重大差异,且允许朱叶青继续参与公司的管理并不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
2025年2月,朱叶青被罢免执行董事身份,彻底退出公司核心决策层。据知情人士称,朱叶青曾情绪低落,痛哭流涕,但未改变公司的命运。
2025年8月,诺辉健康发布公告称,开曼群岛大法院审理了委任共同临时清盘人申请,并委任相关人士为诺辉健康的共同临时清盘人,公司董事会权力被全面暂停,共同临时清盘人将接管公司资产及事务的管理。
根据港交所的规定,主板公司若连续停牌18个月且未能满足复牌要求,将被强制取消上市地位。2025年9月27日,是诺辉健康最后的复牌大限。
由于未能提交任何复牌方案或财务补救措施,港交所于2025年10月10日的上市委员会会议上决定根据《上市规则》取消该公司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2025年10月22日,港交所正式发布公告,宣布从10月27日起,取消诺辉健康的上市地位。
当前,诺辉健康的投资者损失惨重。2023年三季度末,光大阳光智造曾将诺辉健康列为第一大重仓股。
但自诺辉健康停牌以来,光证资管六度发布公告下调其估值,从停牌时的14.14港元一路降至12.73港元、10.18港元、8.50港元、5.70港元、1.57港元,直至0.01港元,几乎“归零”。
据CapitalWatch董事长朱江透露,截至2025年9月8日,一些投资人通过CapitalWatch完成登记累计申报的损失金额,已超过7亿港元。

行业影响,信任危机
诺辉健康的覆灭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失败,更是中国医疗资本狂潮中一次深刻的信仰崩塌。
华南某IVD从业者指出:“尽管诺辉最终走向退市,但是其大举投入营销费用背后,快速扩张坠落对整个IVD行业的发展是有极大负面影响的。”
“本身癌症早筛市场具备一定的市场想象空间,但是壁垒不够高,竞争激烈再叠加目前诺辉的负面,以后对行业的发展更是蒙上阴霾。”
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450万,早期筛查理论上可以降低40%的死亡率。
但诺辉事件把行业最脆弱的两个问题暴露无遗:一是支付方缺位,C端烧钱补贴不可持续;二是临床价值未被充分验证,却过早被资本催熟。
多位投资人透露,VC已将“非血液类早筛”列为“红灯赛道”,原则上暂停新投。2025年第一季度,IVD领域私募融资仅完成18起,同比断崖式下滑超40%,行业陷入“冰冻期”。
诺辉健康的故事结束了,但留给行业的思考远未停止。
一位IVD从业者痛心疾首:“这个领域需要的是更多埋头苦干的企业,而非投机取巧的赌徒。”
花里胡哨啦啦啦
我们国家的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做的项目,很多都是一次性项目。比如喷洒农药无人机,试验一次能动就算成功了(单位里刚来的研究生亲口所说)。上的无人化机器人项目,安装好了,按个按钮走一圈,就算完成了,之后一直闲置(亲眼所见)[捂脸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用户75xxx27 回复 11-03 18:22
研究生前面要上课,后面要准备论文,中间能给他真正做研究的总共多长时间。而且毕业后,人都走了,别提深入研究了,有人维护就不错了。除非这个研究生毕业后还跟着这个导师读博士才有可能有时间有精力持续深入研究。
用户16xxx94 回复 11-03 19:28
学校不负责产业化。我认为这种现象可以理解
salt.
不知道寒武纪是不是一样的套路?一夕之间,收入利润大涨,股价太异常!
用户12xxx39 回复 11-03 06:46
你拿几十万跟人家资本闲钱拉时长,人家融资,寒武纪拿钱洗一年,熬一年,报表就直接红利,盈利多少多少,实际融资的钱基本没动。拉高股票,资本和寒武纪一套现就是盈利了,都是老套路了。基本股票可以小赚,不过基本都是割散户的,等股票星期一发人家利好,其实人家在星期五就下车。散户还在想怎么上,知道为啥中国很少做空不,因为做空太厉害容易被调查,很容易进去吃饭得罪一批人[得瑟]
用户12xxx39 回复 11-03 06:39
中国就ai可以碰,毕竟人家靠这个股市赚了钱。寒武纪是某地重点项目,做都要给他做上去,资本入场资金确保资金流,研没研发不晓得,资金报表是显示盈利的。股票一拉伸,资金跑路,散户接盘。只不过是比谁跑的快,但是大头基本是资本赚了。小部分散户赚了,大部分散户扛不住风险和波动。
不能再吃了
这样的公司,如果在美国肯定要把牢底坐穿!
aaa山人 回复 11-03 10:22
国外一点血检测了解一下,也是一个巨大骗局,
snake张伟大律师 回复 11-03 10:15
兄弟你不妨去搜一下华尔街的骚操作 国内的都不入流
咕噜咕噜的嘟嘟
在美国硅谷的圣马特奥餐厅相聚时,三人越聊越兴奋,纷纷回忆起大学时代的梦想,然后一起回国坑蒙拐骗[抠鼻]
用户10xxx14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学习榜样,只要靠骗才能证明发家致富
一块板砖
已经成功把公司卖给股民们,北大高材生可不是盖的😂
Tina艾玛
技术造假还是财务造假要说清楚,如果仅仅是财务造假,说明癌症早期筛查还是有效的,国家应该推广。如果技术也造假,那么是否应该说明当前社会上所有医疗癌症筛查都是假的?[祈祷]
用户12xxx39 回复 11-03 06:34
你要晓得医院核磁共振也顶多是辅助检查癌症,也只能确诊一部分癌症。你指望这东西,核磁共振多少钱,癌症早期筛查只能每年定期去3甲体检,不来基本发现就是中晚期[抠鼻]
lolddxxs 回复 11-03 15:38
和验孕一样,每月验一次才能早发现,一年验一次都没用,癌症发病了一年就直接晚期了
精密
这个名字起的就够水的,诺华辉瑞
一梦
北京市许多单位员工体检的时候还用这个叫“常卫清”的产品筛查胃肠道早癌呢,原来是一场骗局[好生气]
用户97xxx59
没有美国的法津制度,都不适合建立资本市场。
伸懒腰
想起了忽悠华尔街那个女的,号称一滴血查出所有病,也坑了一批资本家[呲牙笑]
我是赖皮奶奶~
关心的是对责任人怎样处理?是下不为例,罚款了事?判决死刑?
木姑娘
给北大丢脸,全部抓起来判刑。
风起沛水
不枪毙一批,还会有更多
be my queen
十二年前,我妹夫出现了突然的消瘦怀疑自己有病,到湖南某著名医院找人介绍花了八千多元做癌症筛查,结果出来了医生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不是癌症体质,没查出任何患癌现象,如果有癌症你来找我。八个月后妹夫得胰腺癌去世了,从140斤瘦到八十多斤。
道法自然
科技过于超前,没人信,就算是真的,价格怎么定?谁会消费?没有长期的受众消费,入不敷出。
栗子也很暖
买过一次常卫清,600多。🌿,当小白鼠了。。
用户13xxx53
三个骗子
Onlooker_E
不怕你是流氓,就怕你是有文化的流氓,披着科技的外衣,让你防不胜防。
健康社会
退市就完事了?这是诈骗,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吃瓜群众
聪明劲没用对地方,用对地方估计不赚钱[笑着哭]
巴黎
都逮起来,要不还会有人造假
用户60xxx73
竹叶青,咬一口就一命呜呼。懂了吧!
一棵树
自从北大校长当众说错别字,还自我辩解说他们那个年代不怎么上课,我就对北大祛魅了,加上4+4,
wxw
对这些人的容忍就是对人们的伤害
ζ夕颜若沐ψΩ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什么?
秃头土豆
美国好像有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案例,创始人是个女的,谎言曝光后坐牢了,看这个怎么处理
游三岁
A股造假的公司还少吗?唯一的区别在于曝出来没有!
女王韓大人Q
严肃处理结果是:1终身不得从事与证券有关行业!2定格罚款60万!3没收所有违法资金!散了…
Mawmawmia
到了恢复死刑的时候了。
喜欢吃草莓
寒武纪股票与它一般吧?
人在江湖
这是搞医疗的吗?几个骗子➕资本投机的怪胎,这种刻意包装出来骗钱的公司,暴雷是早晚的事,很好奇搞了这么多年诈骗,为什么能存在10年?